为回顾革命先辈的光辉历程,缅怀英烈的丰功伟绩,在建党100周年之际,3月31日,大竹县2021年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党性教育暨综合业务改革专题研讨班全体学员赴杨通乡大庙寨革命遗址纪念园开展党史教育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洗礼。
在大庙寨革命历史陈列馆,全体学员依次走进三个展室,认真聆听了“星火燎原”“激情怒吼”“浴血奋战”“丰碑崇敬”四个板块内容的详细介绍,瞻仰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一件件革命遗存,重温了徐德、徐永弟、徐相应、徐永培等10余名共产党人的生平事迹以及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使大家对这段历史有了深入了解和新的认知,仿佛置身于激情燃烧的烽火岁月。在陈列馆大厅,全体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深切缅怀先辈们的卓越功勋和不朽业绩,进一步坚定对党的信仰和理想信念。
据介绍,1928年4月,中共大竹特支决定建立以杨通为中心的苏维埃区域。共产党员徐德利用团练委员身份,把区署设在大庙寨,秘密组建革命武装。共产党员徐永弟等走村串户,吸纳农协会员,仅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发展到1000余人的规模。是年5月,在徐德区署大庙寨秘密成立杨通苏维埃,徐永弟任主席,徐光和任副主席。杨通苏维埃下设军务部、财务部、文卫部、农业部、群工部,政权机构已具雏形。然而,党的力量壮大引起了国民政府的恐慌,1929年2月,国民党大竹县政府县长陈石渠下令逮捕徐德、徐永弟等人,旋即,杨通苏维埃被扼杀在摇篮中。杨通乡是四川省第一个乡级农村苏维埃政权的发源地,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斗争形势图上,大竹地区还插着一面象征苏维埃的小红旗。1936年下半年,进步人士徐代位创办的“私立徐氏小学”,秉承延安陕北公学的教学方针,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素有“小延安”之称,成为重庆、万县等地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向往之地。
通过此次参观革命遗址纪念园,全体学员为革命先辈追求真理、舍生取义的大无畏气概所折服。同时,一致表示,实地接受革命传统和红色历史教育,思想上再次受到震撼和洗礼,精神上受到涤荡和激励,要以实际行动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做好本职工作,在新时代中体现新担当,展示新作为。
责任编辑:郝桂锋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