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通讯员杨芬)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
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遥相呼应。
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刚刚经历了达州的“大风大浪”、洪水肆虐的同学们,看到都江堰水流的平静温顺、听从指挥,急不可耐地向导游小哥哥打探秘诀!
行走在“半入江风半入云”的都江堰,望着眼前的苍茫山河,同学们感受着这从未有过的雄伟壮观,为古人的智慧惊叹不已。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组成,按照“四六分水、二八分沙"的原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排水和引水的难题,收到了“行水灌田,防洪抗灾的功效”,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伟大奇迹。
“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都江堰使成都平原风调雨顺,活少收成好,也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着闲逸,爱国的特质。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庇天府之国,延续千年之久,不愧为人类水利工程的奇迹!
今天,它也使达川中学的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千百年间,天府之国这片山川繁荣稳定的原因。即便时隔千年,当地人民仍旧一代一代的沿袭着岁修制度,将都江堰的繁荣传承下去。
今日之见闻,也必将促进同学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里,如两千年前的蜀郡太守李冰及世代保护着都江堰的人们一样,有着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信心,更将学习刻苦专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同学们,到都江堰一下车,看见旁边有两个老婆婆在卖小熊猫饰品,每个女同学都买了一个,而且还给我们同行的老师、导游、教官(无论男女),都买了一个!让大人们也沾染上他们的童趣!
昨天,有位男同学晕车,早上中午都没有吃饭,这可急坏了老师和导游。老师们随时关注,随时问询,王伯郁老师更是伴其身旁,察言观色。到了下午,他身体还是很虚弱,于是唐伟主任和罗晋东老师商量,决定和导游小李姐姐乘三轮车送他去医院就诊。他们到了镇医院,已经关门了,于是又坐着三轮车马上到广汉市人民医院,陪他输液验血,晚上九点多钟才回酒店!晚上十一点多,代旭东书记代表学校领导殷殷关切,电话询问,反复叮嘱。唐伟主任专门到孩子的房间去看望。今天早上看到满血复活的这位同学,大家都非常地开心!
今天有位女同学晕车中暑,随队医生和导游连忙给她送上藿香正气液、葡萄糖、风油精,一边给她喝,一边安慰叮嘱!李老师、杨老师、导游小陈和两位女同学一路陪同!昨天导游小李陪同前面那位男同学就医至深夜!导游小陈安排游学路线、酒店住宿,细致入微!拍照的小胡,不爱多说话,总是默默地选最好角度为同学们拍照。教官小赵、小李每次出发前后都会认真整队、清点人数,真是一丝不苟!
时至明末清初,都江堰上都没有过河的桥,何仙德秀才征得妻子的同意,用自己教私塾的钱给都江堰上搭起了一座索桥一一安澜索桥,供人们通行!这座桥还有一个暖心的名字一一“夫妻桥”!
下午,因为在街子古镇相对安全,于是安排同学自主游赏!看,好开心:结伴而行,尽享古镇风情;愉快购物,增进同学友谊!
责任编辑:郭远乐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