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长江现代农业园区内,天冬长势喜人。
中国报道讯(刘世彬 通讯员兰自涛 唐明润 李建明)“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作为农业大区、革命老区、“中国天冬之乡”,内江市东兴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定不移抓实乡村振兴“十二件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书写“在推动乡村振兴中主动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的东兴答卷。
专合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兴起,让“永福生姜”“田家紫皮大蒜”“东兴椒”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再次焕发生机。
▲作为传统优势农业,今年东兴区蚕茧单张产量、效益均创历史新高。
通过引入生物科技公司进行组织培养,道地天冬种苗实现快速繁育。
近年来,东兴区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优质粮油、优质商品猪、中药材、特色水产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喜人。作为全省产粮大县,东兴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2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预计达37万吨。
“东兴椒”种植助农增收。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依托天冬道地药材资源优势,东兴区将推进天冬产业作为“一号工程”,大力发展以道地药材天冬为主导的中药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品牌、康旅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今年建成天冬种植核心区1万亩,全产业链规划布局建设百亿产业集群,“中国天冬之乡”品牌逐渐发展壮大。随着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强势起步,东兴区天冬、铁皮石斛、枳壳、黄精、栀子、桑、花椒等13 个重点品种中药材协同发展,种植面积达7.15万亩,年总产值达3亿元。同时,东兴区蚕桑、蒲葵、青花椒、巨黄竹四大传统农业产业继续蓬勃发展,现代种业、农业装备和烘干冷链物流等先导性支撑产业蓄势待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渐成形,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为建设经济兴盛、城市文明、乡村秀美、人民幸福的新东兴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郭远乐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