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刘世彬 通讯员张弓 李艳)为实现“校内服务提质增效,校外培训规范有序”目标,资中县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机构负担,确保“双减”政策落实落地。
加强领导,确保“双减”责任落实到位。资中县将“双减”列为重要的民生实事纳入工作范畴,分别在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上进行传达学习和安排部署,并落实相关县领导和责任单位。完善课后服务保障、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配套措施,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的渠道,及时改进工作不足。通过微信公众号、家长微信、QQ群、弘资中等媒体平台积极宣传中央文件精神及相关解读,努力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加强舆论引导,注重舆情防范,严防各类风险事件发生。
加强管理,确保教学质量提升到位。全面实施课后服务,加强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重点将作业管理纳入学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从严规范课内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尤其要求教师精编精讲、学生精练精学,实现“堂堂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目前,资中县已有88.8%的义务教育学校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作业时间控制达标学校达96.99%,学生课后作业在老师的指导下基本都能在校完成。全县125所义务教育学校实行了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延时两个小时放学的“5+2”模式,76499名学生和5293名教师参与课后延时服务。
加强督导,确保课后服务满意到位。各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实际,在课后延时服务推出丰富多彩的拓展知识、培养兴趣的社团活动。如,重龙镇中心学校建立统一工作模式,实现了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协调发展。水南镇中心学校除语文、数学作业辅导外,还开设了书法、阅读、合唱、舞蹈、木偶、鼓号队、扎染、围棋等20余个社团供学生选择。问卷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对课后延时服务满意度达97.53%,家长满意度为97.75%。县教育督导室通过挂牌督导、随机抽查和实地督查等方式,对全县中小学校“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进行专项督导。
加强规范,确保培训机构治理到位。目前,资中县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36所,其中学前教育1所,高中教育2所,义务教育33所。坚持依法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已停止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积极督促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向非营利性机构转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实行周检查和周报告制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完善“黑白名单”制度,并向社会公示。加强资产财务管理,设立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系统监管账户,控制账户最低余额。严厉打击非法校外培训机构,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中心学校、直管学校对辖区内非法培训机构进行查封。同时,做好连锁培训机构的摸排工作。目前,已注销学科类培训机构1所,拟注销2所,暂停办学3所,营利性机构转为非营利性机构有3所进入注销执照公示期,6所学科类拟选择转型为非学科类,5所综合类选择非学科类。
责任编辑:郭远乐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