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内江市中区:四举措做好“双减”加减法

发布时间:2021-11-23 23:27:4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刘世彬 通讯员刘玲)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内江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打造高效课堂、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优化作业管理、监管校外培训行为等方式,综合施策,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面统筹,做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加法。

市中区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双减”工作专班,形成“双减”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市中区教体系统召开10余次“双减”工作学习会和推进会,组织教职员工学习《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让教师知晓“双减”政策的重大意义,主动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研训”为抓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2021年,对辖区内学校开展教学视导60余校次,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为大力实施干部“四课工程”和“青蓝工程”,11月5日,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40余名机关干部深入翔龙中学(西区)、内江九小等开展教学视导,听取公开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随机听取语文、数学、体育、历史等随堂课。大家认真听课评课导课,深入与授课老师交换意见,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组织区级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活动184 科次、开展片区教学研讨活动43校次;承担省市各类教研活动18项;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开展送教交流活动15校次,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因地制宜,做好课后服务水平提升加法。

区教体局着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提供多元化成长路径,充分挖掘学生潜能,采取“作业辅导+综合素质提升”模式,各校结合“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实行“一校一案”。学校利用现有资源优势,依托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优化形式、创新载体等方式,认真开展课业辅导、音体美、科技教育、机器人、劳动实践等丰富多彩的课后育人活动。内江十小打造“一博六雅”特色课程,内江十一小开设创客活动、阳光体育活动,龙门初中开设劳动教育、石头画课程,内江实小(东区)开设机器人、科技教育课程,伏龙中心校开设烙画等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将传统教育与创客教育、传统文化等有机结合,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促进学生手、脑、心同步发展,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多元成长。同时,学校积极探索与有资质的校外专业人员合作,发挥校外资源在艺体活动中的优势,确保学生享受优质课后服务。截至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应开展的41所学校均开展课后服务,开设率达100%,参与师生近4万名,参与率达到99.5%以上。

优化管理,做好学生作业负担减法。

区教体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相关文件精神,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制发《内江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贯彻落实五项管理及教育惩戒规则的通知》,加强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学段、分层级明确作业总量,杜绝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提高教师自主设计作业能力,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构建“基础性作业+弹性作业”模式。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倡导家校协同引导孩子自主完成、自我管理作业。内江实验小学、内江三小、内江六小、凌家中心校等对作业管理实行“两审核、两公示”制度,强化作业调控和管理。2021年10月,通过查阅资料、查看现场、座谈走访等方式,对全区41所中小学校“五项管理”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学校年终考核。

监督治理,做好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减法。

区教体局注重对学科类培训机构人员做好正面引导,加强国家方针政策宣传,发放校外培训机构告知书200余份,编印《双减暨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文件汇编》,并发放200余份;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基本情况台账、校外培训机构存在问题隐患台账、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三张清单,每月定期向社会公布“黑白名单”;暂停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全面停止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积极推进“营改非”登记工作;周末节假日,全系统选派80余名干部职工组成9个包片组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常态化、全覆盖督查,对无证无照、虚假广告、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安全监管、平台管理等进行全面清理,针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立即纠正,同时约谈举办者,并下达整改通知书,问题严重的责令关门整改。截至目前,规范学科类培训机构办学行为26家,整改2家,停办3家,全区校外培训人数减少50%以上,实现了两个“只减不增”的目标。

责任编辑:郭远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