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刘世彬 通讯员兰艳) 为持续打好“创国卫”冲刺战役,努力打造文明、安全、通畅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资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去年“创国卫”交通秩序整治的基础上,查漏洞、补短板,持续攻坚,加码加力,以“4+”举措整治城市道路文明交通,增强广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出行意识。12月以来,共查处城区内交通违法行为610余起,教育机动车不礼让行为、行人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2000余起。
“加强”工作部署
一是高站位动员。结合辖区实际认真进行动员部署,要求全警主动维护大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认清“创卫”行动重要性和紧迫形势,以积极高昂的热情、务实高效的行动、高度负责的责任,全面、及时、有效地落实各项工作,确保精准执法、精准落实创卫措施。二是高起点谋划。根据县委、县政府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活动部署要求以及大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实施方案,完善责任清单、治理措施,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细化包联责任、工作措施,确保道路路口全面覆盖,形成责任捆绑、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实现全警参与、点面覆盖、压实责任的工作格局。
“加力”乱象查处
一是整治违法停车“乱点”。严格按照“一告知、二教育、三处罚”的文明执法要求,联合城管部门对城区乱停乱放现象较多的主干道、交叉路持续开展车辆乱停乱放、逆向停车、逆向行驶、货车违规入城等交通违法整治,对严重交通违法的车辆将依法采取拖移、暂扣等强制措施,对未按指定位置和方向停放的机动车实施罚款。二是整治快递、外卖车辆交通“乱点”。持续开展城区交通秩序整治,以餐饮休闲区、居民小区为重点,集中整治快递、外卖送餐的二、三轮摩托车未戴安全头盔、乱闯等严重影响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的违法行为,极大减少交通安全隐患,最大限度保障居民出行安全。三是整治摩托车、三轮违法“乱点”。在主要路口、路段严防死守,对摩托车、电瓶车随意横穿以及三轮车占道停车、非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查,依法给予劝导、警告和处罚,切实改善路口、路段通行秩序,并加强现场力度,依法严查超员、超载等交通违法,形成严管高压的态势。
“加紧”联合治理
一是凝聚社会“合力”。围绕“创卫”中心任务,抽调基层警力,联动机关单位齐心协力,采取“交警管控+志愿者引导”模式,将斑马线不礼让、车辆闯红灯、行人横穿马路、翻越道路隔离栏等行为作为文明劝导重点,做到有检查、有反馈,形成齐抓共管的文明交通氛围。二是加大标志清理。根据城区实际情况,对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栏、减速设施、学生过街通道、临时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现场调研,摸清底数制定增设清单,按照“应设尽设”原则,全面完善城区基础建设到位,优化区域路网交通组织,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道路秩序管理,引导行人车辆各行其道。
“加深”教育引导
一是扫除交通参与交通安全“盲点”。借助交警“双微”平台以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发布交通安全出行知识,以案说法,让广大交通参与者认清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不戴头盔、非机动车闯红灯等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的安全危害,牢固树立文明交通理念,提高文明交通意识。二是扫除驾驶员安全“盲点”。充分利用违法处理、车管所业务大厅、交警执勤卡点等宣传阵地,与驾驶员面对面交流,使各驾驶员在无形之中提升文明意识,切实逐步形成“车让人、让出平安,人让车、让出文明,车让车、让出和谐”文明交通氛围。三是疏通信息渠道“盲点”。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开展城区安全出行温馨提示,提前告知路况、辖区当前车流量状况等信息,引导群众正确选择出行方式、时间和路线,避免道路交通拥堵,确保群众安全出行,并通过微信平台实名曝光典型交通违法人员,切实形成严管严治整体氛围。
责任编辑:郭远乐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