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供电局:守护光明,逆风前行
发布时间:2018-09-18 18:59:0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通讯员:单夏钧 报道)广州南沙供电局配电部运行专责林亚培,负责安排调配抢修力量,已经近一周没有回过家了。双眼通红的他,正不停用手机接听着各个抢修现场打来的要求调配抢修人力与物资的电话。“再运20根水泥杆过来。”他对着电话用着沙哑的声音急促地吼着。
从上周二开始,林亚培就开始准备着迎接飓风“山竹”吹袭,忙着安排清理树障、飘挂物。由于家住白云区,一南一北,他近一周都没有回去过。太太已经怀孕8个月了。两人是同学,相知相识。台风期间,家里就剩下太太一人。谈到太太,林亚培眼眶湿润、声音哽咽了。台风吹袭前,太太下班途中,趟过积水路面,给一枚铁钉深深扎破了脚。太太因怀孕,挺着大肚,根本无法弯下腰自行处理,只得在风雨中强撑着,独自一人前往医院包扎。而此时的林亚培正坚守在岗位上,一刻也不敢停歇,这是南沙局应对台风山竹的抢修的大脑中枢,每个抢修安排以及设备运行数据都汇总在他手上,他必须每2个小时更新一次设备运行统计,即使凌晨2时、4时也分毫不差地统计报送。
“当时南沙的海滨公园附近,海水浸满路面,树枝树丫横亘在马路上,四处飘挂物乱飞。”运维二班班长何杰民回忆当时港口站F1的抢修现场,还深深抽了一口冷气。
16日上午,台风“山竹”逼近,天后宫山上倒树,压断3根电线杆,周边居民迅速陷入断电。何杰民和抢修队员共6人,接到的抢修命令,中午12时多迅速赶赴现场。海水倒灌,狂风肆虐。他们立刻开始勘察现场电力设施受损情况,向指挥部进行汇报,采用临时转供方式恢复了部分居民用电。分秒必争,“山竹”渐近。指挥部下令暂时停止所有施工抢修,何杰民抢修队伍开着急修车,碾压着路上断枝积水慢慢撤离。19时,飓风登陆过境,雨势渐弱。整个南沙区陷入了风后一片狼藉。何杰民和抢修队员连晚饭也没有顾得上吃,又必须投入到新一轮的抢修中。雨水夹着汗水,早就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他们无暇顾及,只为了让居民早点用上电。
营销部客户专责何铭珊,大病休假了两周,稍稍康复,便投入了这次“山竹”的抗风复电战斗中。台风吹袭,南沙发生各类停电事件79起,影响客户近43000户。故障报修近950宗。大病初愈的她,面对台风肆虐,没有轻言离场,拖着虚弱的身体,坚持通宵值班,紧急应对处理各类客户的故障报修,耐心做好客户的解释工作,协调相关部门迅速组织抢修复电。在她的微信客户群,用户表示了充分理解,并对供电部门的抢修工作点赞。
梁立峰已经连续在岗、持续作战96个小时,所在的配电监控中心的电话声就此起彼伏,未曾间断。面对南沙供电局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台风,梁立峰要承担的是相当于平时几十倍的工作量。配电监控中心作为上传下达的信息枢纽,是沟通上级调度和一线运行单位的桥梁,所有的线路受损及故障信息都从这里发出。
“山竹”来势汹汹、势头正猛,梁立峰要第一时间明确停电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并传递给运行单位;台风过后、雨过天晴,快速梳理故障信息、组织抢修方案、布置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就成为了梁立峰的责任。到9月17日为止,配电监控中心共处理了八十多条次线路跳闸,重要抢修任务基本完成,除小部分专用户外,高压线路全部实现复电。
让梁立峰备受感动的是,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山竹”台风期间,配电监控中心的六名调度员自觉自愿加班,全员到岗参与抗灾抢险工作。这个刚刚获得“青年文明号”荣誉的集体以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和患难与共的兄弟情,保证了南沙供电局“大脑”的快速运转,为南沙区的万家灯火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黄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