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鼓励支持公益慈善组织参与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8-10-17 13:34:3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通讯员:廖培金 报道)10月17日是“全国扶贫日”,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把扶贫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全市重点工作任务,近年来又纳入创建“慈善之城”实施方案中,广州从健全慈善政策制度、搭建慈善活动平台、动员公益慈善组织、完善扶贫资金监管等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鼓励支持公益慈善组织参与脱贫攻坚。
健全慈善政策制度,保障脱贫攻坚的全面落实
2017年以来,围绕民政部印发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行动方案》《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广州市先后出台《关于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广州市创建“慈善之城”的意见》《广州市慈善医疗救助和应急救助实施办法》《广州市监护困境儿童安全保护工作指引》《广州市加强独居、空巢、失能等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从民政部门职责和联动社会力量出发,聚焦贫困人口中的特殊困难群体,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加强衔接,创新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思路方法,坚持政府兜底保障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见效,为扎实做好各项脱贫攻坚工作奠定基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应有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在逐渐健全的慈善政策制度保障下,联动社会力量连续多年开展扶贫济困日活动,募资近30多亿元,大部分用于对口扶贫的新疆、西藏、四川、贵州等省区部分地市和省内梅州市、清远市贫困村脱贫任务以及市内扶贫任务,充分发挥了慈善事业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搭建慈善活动平台,实现脱贫攻坚的社会参与
广州市将6月定为“慈善为民月”,开展各类扶贫济困活动。如今年6月期间,全市组织开展27项重点慈善活动,从家庭、校园、社区入手,宣传推广各类慈善公益活动,号召全市为扶贫攻坚献爱心。连续3年组织慈善组织在7月举办北京路公益慈善嘉年华,设置慈善展示、慈善医疗、爱心义卖、慈善互动等六大板块,大力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引领和带动社会慈善资源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发挥“广益联募”慈善募捐信息平台作为民政部指定的首批全国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的作用,为扶贫项目募集资金提供慈善募捐网络支持,打造线上线下“集善地”。已有近200家公益慈善组织入驻平台,400多个慈善项目上线,80%的项目涉及扶贫济困领域,打造了全民参与的指尖上的扶贫网络。
2017年,广州市成立“珠珠救助——大病慈善医疗救助平台”,开通全国免费求助热线电话400-859-9595,联动爱心媒体、医疗机构、公益组织,搭建慈善救助对接平台。从2013年开始,连续5年开展公益创投活动,搭建社会组织服务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平台,走出了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共创共投、共建共享”的公益扶贫之路。我们采取60%政府资助+40%组织自筹的方式”,5年来向社会组织提供1亿多元“种子资金,资助创投项目近700个,直接受益人群超过200万人次;撬动社会资金超过4800万元。有力促进社会组织创新扶贫济困服务模式。
动员公益慈善组织,履行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
2009年以来,广州社工组织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以社区发展、优势视角、城乡合作的发展理念,采用驻村陪伴、组织发育、社区为本的工作模式,先后在多个乡村长发育乡村旅社妇女互助小组、合作社、老年人农墟小组、生态种植小组、乐明妇女之家等村民组织;并推动各村民组织走向联合,服务社区,参与社区建设。近年来,注重从发育村民自组织、社区领袖培养,村民能力建设,与村民一同从文化保育、生计多元、环境可持续、社区互助等层面探索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广州市慈善会三年拨付扶贫资金2.5亿元,有力支持对口扶贫地区的建设和贫困人口脱贫。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组织9家广州社工机构对口帮扶黔南州社会工作发展,全面扶持发展社工服务机构、培养社工人才、实施社工服务项目、支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服务制度等任务。
今年来,广州市积极引导公益慈善组织参与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启动“成长道路、相伴童行”——2018年广州市百名困境儿童结对帮扶项目,将困境儿童与企事业单位、基金会和热心人士等进行联系,实现受助者需求与服务机构资源、服务的精准对接,织密扎牢困境儿童保障网。
完善扶贫资金监管,打造脱贫攻坚的透明运作
扶贫资金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对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州市民政部门从2013年开始进一步加大监管和抽查力度,对全市53家慈善组织的306个扶贫济困项目进行专项检查,并从2017年开始推出“尽善净行”廉洁慈善活动。一方面围绕慈善资金在扶贫领域的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管,切实加强脱贫攻坚项目建设,规范项目遴选机制和决策程序,保证资金精准投放、精准使用。
广州市慈善会为完善慈善资金在扶贫项目的管理,确保项目正常开展和慈善资金规范使用,委托社会第三方机构广州市慈善组织社会监督委员会对近年来的150个项目的支出情况、项目执行情况、结项情况等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监督,确保用于扶贫的慈善资金用在实处。另一方面提升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公示公开制度落实,引导扶贫资金使用方将资金政策文件、管理制度、资金分配、工作进度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在今年9月5日中华慈善日期间,广州市利用“广益联募”慈善募捐信息发布平台,设置“阳光账单”专题活动区域,发动在平台上线的慈善扶贫项目发布项目进展、项目阶段性报告或结项报告等披露项目信息,打造诚信、阳光的扶贫项目运作方式。
下一步,广州市民政部门将继续做好兜底保障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支持公益慈善组织通过设立慈善信托、实施扶贫项目、结对帮扶、捐赠款物、消费扶贫、资助贫困地区公益慈善组织等方式参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定期开展相关扶贫政策和业务知识培训,努力为公益慈善组织提供能力建设服务。健全政府向公益慈善组织购买扶贫服务制度,细化落实公益慈善组织参与扶贫济困活动的税收减免、信贷支持、行政事业性费用减免等政策,努力为公益慈善组织提供优惠政策服务。建立协调服务机制,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组织协调服务工作,及时解决公益慈善组织参与脱贫攻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力表彰在脱贫攻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益慈善组织,加大公益慈善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宣传力度,营造公益慈善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陈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