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太多回忆的老式溜冰场
西昌的新与旧之间并没有清晰的分界线,就像山与城一样无法分离。
旧,是一个亲切的词,每一座城市都有老街旧物,这些用岁月堆砌的地方,总是带着迷人的气息。城市在发展中不断地逝去一些东西,同时又慢慢接纳新鲜事物,新旧的纠葛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相互交织碰撞,让城市在迈步前行中具备别样的韵味。
最后的溜冰场
我们不说再见
若是提起青春记忆,西昌的80、90后一定会想起一个地方——溜冰场,在那个网络尚未盛行的年代,套上一双双排溜冰鞋足以消遣一整个难得的假期。
位于商业街二段的开心溜冰场已经开了十余年,这里,充满无限回忆,这里,更是一个年代的标志。
老板曹大哥说起溜冰场的近况,生意早已不如从前,早些年生意好点,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大多时候只有周末和晚上人才会多一点。但曹大哥表示,店仍会坚持开下去,自己或许是为了保留那份记忆,但他眼里闪过些许迷茫,“也不确定,能做多久算多久吧。”
旁边的鞋房里双排、单排旱冰短靴整齐摆放着,码数齐全,大人、小孩需要什么码数都有。这里的布置还是当年的模样,木质地板,五彩灯光,场子里的音响大声循环播放着音乐,20元不限时随便滑。在这里,多年前来过的人定能重温一把当年的快乐。
33岁的王卓回忆,第一次在这里学溜冰时,四周的灯光一闪一闪,旁边的身影快速穿梭,想象着自己也能健步如飞,结果显然是摔得四脚朝天。“那时候的快乐,就是滑累的时候,还能有钱喝上一瓶汽水。”
溜冰场上只要是技术好、会滑一些花样的人,在滑道上疾驰而过,时而来个急刹,时而原地快速转上个圈等动作必定会赢得在场人的崇拜目光。
当然在场的也有很多新手扶着栏杆慢慢地滑动脚步。人多的时候一群不认识的人一个接一个搭着彼此的肩膀“开火车”,滑得好的就在最前面带队,哪怕一起摔跟头,都是十分开心的。
在网络不发达的过去,这样一间简单的溜冰场抚慰了无数80、90后的心,在那里拥有了最真挚的情谊和最美好的回忆。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无数溜冰场早已销声匿迹。“青春”这两个字看起来实在太年轻,其实早已在岁月里慢慢变老。这里应该是西昌最后一家老式溜冰场,曾经在这里酣畅淋漓的小伙伴们,转眼早已各奔东西,回首已是为人父母,再想去回忆青春的时候,发现自己早已变成了坐在旁边等候的家长。现在来这里玩的更多的是小朋友,但曾经在这里获得过快乐的一代人,即便是作为家长安静地坐在旁边等候,心里也十分清楚,只要自己再穿上那双溜冰鞋,归来仍是少年。
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字号面临关停,停业前有很多人会去打卡拍照留念。但像这种老式溜冰场,早已是被人们遗忘在角落,即便是关停应该也没几个人会知道吧。不如,趁它还在的时候,再去看看,再去感受一番。毕竟,青春期的甜蜜时光,都曾挥洒在了这样的老式溜冰场里。
旧货市场的家具家电
件件都是回忆
家具家电的“变迁”,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只因它们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成长与变迁。位于新仓库的二手家具家电市场,俨然成为了紧挨着繁华闹市区的一抹“旧时光”。
在这里,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心仪的“旧”宝贝,也不知道能以什么价格淘到手,这便是二手市场最吸引人的地方。
在家电市场转上一圈,你会发现很多宝贝,大到开餐馆用的冷柜、冰箱;小到立式空调、壁挂空调、洗衣机;凡能想到的,这里都有。走近细看一番,都挺新的。据一家店的老板介绍,回收的家电基本都在六七成新以上,运气好九成新以上的也有,太破旧的就不会收了。虽然是二手的,但看起来一点也不显破旧,所有收购的物件,老板都会亲自清洗,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翻新,最后蒙上塑料膜摆在店里出售。比如一台美的双开门冰箱,只要500元就能到手,全新的网购则要三千元左右,实体店则售价更高,这样一对比,确实能省不少钱。
旧家具市场
对于刚来城市打拼的人来说,这里价格低廉,商品齐全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正在讨价还价一台九成新空调的罗大哥说,这几年他家生活宽裕了,不用局限在旧货市场买东西了,但他闲时还是喜欢过来逛逛,究其原因,是他对过往的贪恋超过了对物件本身的喜欢,只因为这里有他初来乍到西昌打拼时的回忆,正是在这个市场里,他用最低的价格拼凑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家”。
市场里的旧家电、旧家具多,属于意料之内,但更多的是霸占着商家铺面门口的不锈钢厨房设备,不禁令人感慨,仿佛看见了这座城市每年有多少餐馆雄心创立,又有多少餐馆挥泪离场。
二手市场不仅家电便宜,家具也很便宜。很多“过期”的老旧家具,一部分被丢弃在废品收购站,另一部分则发挥着剩余价值来到了二手市场。
这里非常适合简装出租的房东,花很少的钱,随便挑几件就能凑一个出租房该有的家具家电,即使东西被租客弄坏了也不觉得可惜。
“现在的生意不如以前好做,年轻人都不愿意用别人用过的东西,而且网购也很便宜,二手货价格自然没了优势。”这是市场里老板们的共同心声。
狭小的通道里,每家铺面最大限度地摆放着五花八门的二手家具,老板们慢腾腾地整理着货物,路过的顾客东瞅瞅西望望,沉浸在旧货市场的氛围里,眼睛快速扫描着每一样物品,希望能一眼相中自己所需要的。
相信每一位深爱着西昌的人,都保留着自己对这座城市珍贵的记忆。一座座老地标轰然倒塌,一个个新地标猛然崛起,见证了这座城市不断向前发展,但不会消失的,是埋藏在心底最珍贵的旧时光。(记者 陈璇)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