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赵雷歌曲中的成都
不仅是白天备受游客青睐的
烟火之都
TA的夜晚也在
吸引着游客流连忘返
今年以来,各地消费复苏回暖,科技平台数据显示,今年3月,成都市夜间消费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26.6%,餐饮、酒店住宿、休闲娱乐、电影演出等多项夜间指标领跑,成为夜间订单量和交易额最大的新一线城市。
灯火璀璨的商圈和集市里,从传统的吃、购,到夜游、夜娱、夜宿……成都夜间消费的新业态、新场景也在不断涌现,城市经济活力正进一步迸发。
持续点亮“夜经济”
年轻人钟意夜生活
在成都,随着天气转暖、游客如织,“夜经济”成为了成都的城市名片。
在小红书上,有网友总结出了“来成都必逛夜市”,有号称“芭提雅成都分雅”的三色路夜市;有紧邻闹市、地段繁华的春熙路夜市;有火了多年的建设路夜市;有后起之秀、品类丰富的柳浪湾夜市。
三色路夜市 资料图
在温江柳浪湾夜市,这里有着上百种美食种类,均价在10元钱左右。在三色路夜市,一辆辆汽车被改造成“后备箱集市”,手打柠檬茶、咖啡、酒都是畅销品。在武侯区的殷家林夜市,除了美食和酒水,还有滑板、台球等新玩法。
从去年8月份开始,刘先生和三位朋友一起在夜市摆摊,以卖酒水、卖炸串为主,营业时间从19点至凌晨,“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进入到摆摊这个领域。”刘先生表示。
今年4月,成都人张华有朋友要来成都玩,张华给朋友设计的旅游路线中,就包括夜游锦里。“锦里入夜之后,街上的灯笼纷纷亮起,走在青石板路,逛逛古街;累了还可以去小茶馆喝喝茶,顺便看一看川剧和变脸。”
夜晚的锦江 资料图
在夜间消费的热潮里,成都经济正加速复苏。数据显示,今年3月,成都市夜间消费(18时-次日6时)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26.6%。同时,成都餐饮、酒店住宿、休闲娱乐、电影演出等多项夜间指标领跑,成为夜间订单量和交易额最大的新一线城市。
咖啡店内嵌24小时书屋
新业态不断涌现
除了线下夜间消费,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线上的夜间消费正逐步成为新趋势。
调研数据显示,65.7%的消费者会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夜间消费。在成都,包括罗森、7-11、小柴购、见福等连锁品牌,在线上线下提供24小时服务,其中有多家便利店的外卖月销量已超过9999单。
24小时书店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成都24小时便利店比重最大,80%便利店都实现了24小时营业,尤其在成都,“万物皆可外卖”已成为年轻人夜生活的一部分。
这些只是近年来成都夜经济新模式的缩影。24小时火锅店、灯光秀、24小时书店、24小时健身房、夜间自习室……近年来,成都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夜间消费形式,迎合了近期人们对健康生活、沉浸体验、潮流文化等消费的新需求。
政策加持
成都将加大对夜间经济支持力度
在新一线城市中,成都是最早开始发力夜间经济、推动消费场景持续更新迭代的城市之一。早在2019年,成都就发布了《关于发展全市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到,要打造夜间旅游景区、夜间视听剧苑、夜间亲子乐园、夜间风情街区等。
“此类夜间经济是在响应和用好国家政策的红利,更是在匹配消费端的核心诉求。夜间经济是提振经济、拉动内需的一个很重要的抓手。”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广东省食安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分析。
今年,夜间经济同样被摆在成都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3月21日,在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加快培育‘蜀里安逸’消费品牌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商务局分管负责人李玉萍介绍,成都将加大对首店经济、夜间经济、总部经济、文旅消费和会展赛事的支持力度。
接下来,成都还将培育创建多个示范和特色消费场景,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