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九登山,浓浓帮扶情——宿松县教育局驻陈汉乡九登山村扶贫包保专班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8-11-22 15:34:3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通讯员:吴金旺 报道)“扶贫一定要精准,一定要把困难群众扶起来!”这是宿松县教育局局长、驻该县陈汉乡九登山村扶贫包保专班班长吴云涛进村扶贫时说的第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宿松县陈汉乡九登山村是全县海拔第二高的深山村,与太湖县交界,距离宿松县城60余华里,山路崎岖艰险,环境艰苦恶劣。该村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下辖11个村民小组,人口921人,其中劳动力580余人,大多数外出务工。山场面积约8996亩,水田面积仅547.5亩,生产经营主要以农业和林业为主,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
为巩固“村出列、户脱贫”的工作成果,今年,宿松县教育局扶贫工作专班一行四人进入该村,扎扎实实开展帮扶工作。
产业扶贫见实效
“进村后,吴局长召开村支两委扩大会,部署安排大排查工作,要求实事求是,直面问题,立行立改。”驻村工作队副队长虞晓红介绍说,结合年度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和九登山村情实际,专班与村两委常态化走访贫困户,开办扶贫也校,与贫困户交流,了解贫困户需求,因户实策,对照问题清单,面对面制定帮扶计划,逐个销号。
这里耕地少,却有着天然的农林和山地资源,村集体有492亩茶场,但是由于以前管理粗放,没有形成经济效益,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了解情况后,宿松县教育局争取到升级改造资金30万元,认领村茶园升级改造项目,对村茶园进行了扩建、整理和规范。2018年产值达近3万元,带动20多户村民在此务工,每年可获得近3000元的收入,预计2019年产值将达到6万元。这个村级支柱产业又重新注入了活力,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富了村民。由于村扶贫茶叶种植基地的生产紧缺一台茶叶烘干机,驻村工作专班积极向安庆联通申请资金,购买了一台茶叶烘干机,弥补了生产设备的空缺,用于村级集体茶园基地采摘茶叶的加工,提高了茶叶成品质量,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添动力。
为了保证贫困户脱贫形成长效机制,专班还积极引导九登山村支两委同罗汉宕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通过入股分红,让老百姓每年获得一定收益,生活慢慢得到改善。仅陈金荣一家,今年就获得了1.9万元收入,确保了基本生活的稳定。他们还向帮扶对象发放慰问金或慰问品,关心群众温暖,及时把关怀送到贫困群众手中。
智力扶贫不放松
“我村教育扶贫实现了贫困户子女资助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覆盖,全部发放了教育资助明白卡和打卡告知书,资助共59人,截止到目前,已安排52725元资金按寄宿生活补助、免学费、补助等形式打卡发放到人,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教育资助台账。”该村书记洪会议说,扶贫工作专班利用各种人脉资源,积极争取助学资金帮助特困生。到目前资助洪继春户2万元、陈金荣户0.8万元,共资助特困学生20余人,助学金达5万余元,确保本村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大湾组村民洪继春,身患严重白血病,老婆心脏病,三个孩子读书,贫穷和疾病压垮了这一家子。“老洪啊,你一定要勇敢地战胜病魔,一定要让孩子读书,要斩断穷根!”局长吴云涛把最困难的这一家作为自己的结对帮扶对象,他多次上门看望慰问洪继春,每次都要带上一些物品,鼓励他树立生活的信心。吴云涛协助争取到安庆市政协常委、安庆市爱唯科公司老总吴力伟对该家庭的结对帮扶,为洪继春家助学扶困2万元,让整个家庭生活在希望之中。
基础设施大变样
宿松县教育局出台了《宿松县教育局帮扶陈汉乡九登山村帮扶细则》,创新帮扶模式,实行三个一,即“局机关干部+校长+学校”对接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多对一,严格执行县帮扶联系人管理制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结对帮扶活动,真扶贫,扶真贫。
要致富,先修路。该村进村唯一公路,年久失修,2016年暴雨后被山洪冲断,到处坑坑洼洼,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更严重制约了九登山村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专班争取资金3300多万元,加快路、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修复。该村公路顺利建成通车,全村全部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为九登山村脱贫致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期,该村正在紧锣密鼓地兴修长达12.96公里的月刘(该村月山组至太湖县刘畈乡)公路,这是该乡公路史上最大的工程,第一标段工程已经完工,2019年年初工程有望全部竣工。竣工后,该村百姓出行就更加便利了,必将助推九登山的村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快沿线村组的脱贫步伐。
以前,该村山腰山坳相对分散的每个屋场的老百姓,到了晚上怕走黑路,不敢出门。为此,县教育局给予九登山亮化工程的资金扶持,筹资33.6万元,为该村安装路灯110盏,各村民组实现了路灯全覆盖。每到天黑,该村华灯初放,成为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另外,宿松县教育局出资一万元,为该村购买了一体打印机一台,极大改善了村级办公条件。
该村原有贫困户85户,275人;2017年脱贫42户113人,实现了村出列;2018年计划脱贫6户7人,目前已达到脱贫条件,即将脱贫。“我们专班按照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要求和部署,在全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这里的老百姓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吴云涛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林珏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