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资中,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新社、四川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的50余名记者来到中国橙堡鱼乡融合发展示范园、银山镇岗石村马家院子和资中状元市集,聚焦资中高质量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
资中是中国血橙之乡、中国鲶鱼之乡,建成全国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血橙产业基地,“资中血橙”“资中鲶鱼”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橙堡鱼乡融合发展示范园地处资中县银山镇金紫铺村,位于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规划占地面积1万亩。走进中国橙堡鱼乡融合发展示范园,“果+渔”产业绿色融合发展模式吸引住了媒体记者的目光,大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通过看展板、拍现场、做采访的形式了解资中血橙的种植规模、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情况。
来自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的邓婕曾多次到资中采访,这次再到现场,她有了不一样感受:“其实对于资中来说,我已经是老朋友了,今年2月我就曾来过这里,当时看到的是已经长成熟的血橙,今天我第一次看到挂在树枝上青色的血橙。刚刚采访的专家也告诉我,今年血橙销量会非常的好,所以我们很期待下次能够继续来到资中,来关注报道资中血橙发展的好故事。”
在这次采访活动中,还有许多第一次来到资中的媒体记者,对农业产业发展兴趣浓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记者郑松武表示:“第一次来到资中,第一感觉就是空气非常好,也了解到资中最大的产业资中血橙,感觉我们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对血橙产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资中能把血橙种植和养殖业联合到一起,我觉得非常好,我希望以后能够经常来到内江,来到资中这边,多走走多看看,多了解资中除血橙以外的其他的农业产业。
在银山镇岗石村马家院子,这里自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开展以来,按照“借力红色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思路,探索形成“一引三好”工作机制,绘出院落改善新“蓝图”。媒体记者们边走边看,边问边拍,纷纷感叹农村环境变化的美好。
来自人民日报社内参部的助理编辑王子凯是第一次来到四川,来到资中,他告诉记者:“参观后整体的感觉就是村居很整洁,很美丽,人很悠闲。一路看过来的情景就是屋前屋后,种瓜种豆,这其实是对乡村一个十分美丽的想象,在我们这个实践中,这个想象在一步步变成现实,我相信未来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乡村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的人会爱上乡村,会记住乡愁!”
最后,采访团一行来到资中状元市集,状元市集位于资中五馆广场,占地2万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创新打造“状元巡游演艺、状元美食夜市、状元地市新地标”三位一体的文旅产业聚集共融发展模式,涵盖文化演艺、儿童游乐、城市露营、古装沉浸体验等多种业态。喜庆热闹的市集氛围,吸引媒体记者纷纷拍照打卡。
农民日报社四川记者站站长张艳玲说:“状元市集这样一个新的消费场景的打造,我觉得非常的用心,一个感受是有烟火气息,另外一个就是有文化气息,把我们资中的这个状元文化挖掘有一个具体的呈现,我觉得它让资中这座城市显得更加的宜居、宜业、有活力。”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于10月16日在成都正式启动,由中央主要媒体、有关地方媒体上百位记者组成的百人调研采访团,分别赴成都、自贡、德阳、绵阳、遂宁、内江、南充、宜宾8市共40余个点位采访,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领域,开展行进式报道。参加此次采访活动的记者纷纷表示,他们将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利用自身平台优势,进一步挖掘资中在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推进资中血橙高质量发展、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和发展夜间经济的有力举措和亮点成效,全面展现资中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生动实践。
截至发稿,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已发布多篇关于资中的报道。(记者 李瑶 李敏 李超)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