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邱毅 报道)2022年4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四川省眉山市入选名单。一年多来,眉山市坚持把“无废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成立了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经过实地调研、专题交流、专家评审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形成并印发了《眉山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眉山市“无废细胞”建设工作方案》,对全市“无废城市”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眉山市上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具体行动,广泛宣传无废理念、健全基础设施、推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眉山建设“无废城市”的步伐越来越有力、基础越来越坚实。
近日,在东坡区白虎滩社区生活垃圾收集站,环卫工人进进出出,将附近的生活垃圾运送至此。随后便将其转运至垃圾压缩中转站处理,然后再将其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据了解,目前眉山市已建成两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对全市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年焚烧处理生活垃圾74.28万吨,年发电量2.8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4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28万吨;建成两个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全市餐厨垃圾,年处理餐厨垃圾约10万吨,年生产工业用粗油脂0.34万吨。同时,为化解居民小区低值可回收物难回收问题,该市还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融入“无废小区”建设,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指导建设7座“零碳驿站”。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74%,回收利用率35%以上,高效完成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任务。这只是该市推进城市各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一个缩影。
日前,在位于眉山城区苏南路二段的大件垃圾临时收集点,工作人员正在把收集的沙发、桌椅、床垫等废弃物装入封闭式运输车。约半个小时后,运输车开进眉山市城投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大件垃圾处理车间,这些垃圾经过分级破碎、分类磁选、自动上车等步骤,分选出的金属将得到回收利用,高热值的木屑等则会运往生物质发电厂作为燃料,转化为清洁能源。
为推动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实现新突破,2022年8月,眉山市建成全省首个集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和工业垃圾全产业链的“无废城市产业园”和“绿色建材产业园”。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年处理大件垃圾1万吨、建筑垃圾150万吨,年产再生商品混凝土100万立方米、水稳料25万吨、预拌流态固化土15万吨、精品砂石骨料250万吨、沥青混凝土35万立方米,这不仅提升了我市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能力,还有效破解了城市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垃圾无处可去的难题。
同时,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运用。目前,已建成钢结构部品、部件生产基地1个,完成了眉山天府医院、眉山数字孵化园等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170万平方米;川威钢结构和蜀道钢构智造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建成后将有助于我市“无废工地”建设。
向绿色循环低碳企业迈进
“这种酱油,出自我市一家绿色工厂。”近日,市民黄燕选购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调味品时,对赞叹不已。
引入先进绿色技术装备,是千禾味业变“绿”的起点。上世纪90年代末,该企业花重金引进了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让企业的污水排放达到了一级标准,不再需要额外缴纳污水处理费。此外,全自动布酱机、全自动压榨系统、智能灌装线等装备,实现了人力成本的降低、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质量的保障,让生产过程更加绿色、科学。
“建设绿色工厂,需要在投入与成本之间找平衡。”千禾味业相关负责人举例说,酱油酿造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煤改气”后企业年成本要高出上千万元,怎么办?就在厂区里省。比如,微生物发酵的代谢物形成沼气,可以部分替换食堂运行所需的天然气,实现自产自用。
千禾味业是眉山市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工厂的典型。近年来,该市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方面,坚持以培育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为抓手,奋力提升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水平,从源头减少固废排放,坚定不移走绿色可循环发展道路。现已形成市级、省级、国家级梯次培育结构,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更多企业走绿色制造之路。
据了解,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已累计培育和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4种、省级绿色工厂46家、市级绿色工厂64家。2022年,全市12家绿色工厂、2个绿色园区、1个绿色供应链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制造单位,数量居全省第2位;创建市级绿色制造单位18个。
据了解,长期以来,眉山市始终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放在首位,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眉山行动,促使产业绿色转型。“在‘无废城市’建设上,我们加大在绿色工厂创建、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上发力,凡固废产生较去年同期下降15%(含)以下的、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到95%(含)以上的,均可作为加分项评定‘绿色工厂’和‘无废工厂’,并对获得称号的企业予以奖励,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向绿色循环低碳企业迈进。”据该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指导全市工业企业开展“无废工厂”和“无废园区”建设,我市从源头减量、末端利用上发力,印发了《眉山市“无废城市”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专项实施方案》,着力打造一批在资源节约、废物利用等方面有示范试点作用的工业企业,将“无废”融入体系建设中,支持帮助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鼓励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
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秋收之后,大量的秸秆如何处理?近日,走进眉山益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年产十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现场,不断有农作物秸秆被运送到这里,进行发酵处理后制成有机肥。
据介绍,该项目建有全川最大的“全密闭微负压单体发酵车间”,采用国际先进的“中高温槽式好氧发酵技术”“智能全自动有机肥包装生产线”等工艺,每年可处理食用菌渣20万吨、食用醋渣2万余吨、酒糟1.5万余吨、农作物秸秆2万余吨,每年可为种植户提供优质有机肥10万吨,解决东坡区7万余亩农作物秸秆处理难题。
“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课题牵头单位,目前我们正在主持《农业源有机废弃物土壤增碳消障靶向产品研发》项目的相关研究工作。”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将以多种农业源有机废弃物为原料,为川渝地区瘠薄、坡耕地土壤,创制分子量适中、富含活性官能团的新型碳基材料与生产工艺;研制坡耕地结构改良、保水保肥、高效固碳的靶向新产品;集成配套施用技术,构建川渝丘陵坡耕地玉米、柑橘和蔬菜作物体系多源增碳消障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并示范应用。
无独有偶,该市彭山区臻润农业科技公司也在开展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物有机肥生产工作。
“臻润农业创新‘扁担模式’,肩挑两头,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眉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肩”为村集体,“两头”为企业和种植户。即村集体提供可堆放秸秆的区域,组织农户把秸秆打包销售给臻润公司;公司获取原材料生产有机肥,再通过村集体销售给种植户。村集体获得销售秸秆和有机肥收益、种植户获得性价比高的有机肥,同时公司签约回购使用有机肥种出的农产品。该模式已成为眉山市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在农业领域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典型代表。
据介绍,目前该公司已自建绿色循环特色农业基地6000亩、可年产有机肥2万吨;通过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0.2%以上,基地内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100%。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农业领域涉及的“无废城市”建设内容,是整个“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主要着力于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通过推进农业废弃物源头减量、终端资源化利用,建立低碳循环利用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到2025年,累计培育秸秆收储运市场化主体39家,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2%以上;认定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4个,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主要粮经作物生产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80%,农药包装废弃物智慧平台覆盖率达80%;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认定绿色食品205个,废旧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