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非遗”的梦想——记怀化市第四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选手江金龙
发布时间:2018-12-03 20:50:2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为了梦想,他辞去省政协《湘声报》记者的工作,开始了非遗创业之旅。
为了梦想,他奔走在边远乡村,挖掘资源,记录非遗。
为了梦想,他创新思维,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让老百姓笑靥如花。
……
他叫江金龙,从创业之初,就秉持“以文化创意为内容,以现代销售为手段,保护和开发非遗文化”的理念,创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广进市场项目,在对非遗文化推广宣传的同时,采取互“联网+”的模式,对传承人的非遗产品进行推介、交易,最终实现“非遗活起来,文化有传承”和文化扶贫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不忘初心,尽职尽责收录非遗
怀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非遗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被誉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乡”。
2016年,江金龙辞去了记者的工作,放弃了城里的优越生活条件,深入到边远乡村,去找寻、挖掘“非遗”。两年多来,他的足迹遍布怀化13个县(市、区)的60多个少数民族乡镇。为了更好地记录怀化非遗,他自费15万元,与三峡大学合作,进行沅水流域民俗调研。
2017年,得知沅陵县七甲坪镇还保留原汁原味的祭祀文化——开山傩后,江金龙立马赶赴七甲坪,向傩戏表演者讨教。“七甲坪镇非常远,距离怀化差不多300公里,山高水长,我们赶到差不多花了6个小时。”江金龙告诉我们,虽然前去的路很漫长,但是,在看到那些原汁原味的表演时,他所有的疲累都一扫而光。
由于傩戏是祭祀文化,需要师承关系,面对江金龙的请教,传承人龙师傅拒绝了。但是,一心要收录开山傩的江金龙并不甘心,随后,他又多次赶往沅陵向龙师傅进行讨教。
在得知张家界一景区需要傩文化表演艺人的时候,江金龙又将龙师傅介绍到景区,让龙师傅进行傩文化表演,创造收益。最终,龙师傅被打动了,答应全场给江金龙进行傩文化表演,实现傩文化数据化的抢救记录保护。
这些年,江金龙的执着,感动了无数和龙师傅一样的老艺人。
在五溪大地广大乡间的田埂上、在堂屋的火塘边,都是江金龙与老艺人们促膝相谈的情景。也正是这样的交谈,让江金龙掌握了大量的非遗数据。
匠心独运,巧用“非遗”助力扶贫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恰似一滴水珠,只是沧海一粟。只有数不尽的水珠落入到‘非遗扶贫计划’的大海,才会产生翻江倒海的力量。”江金龙说,他希望自己可以用这个“非遗扶贫计划”,赋予广大乡民翻江倒海的力量,实现稳定脱贫。
原来,在两年多的非遗调研中,江金龙发现,怀化的非遗具有良好的经济开发优势,如果适当地加以挖掘、包装,充分发挥项目的自身优势,并逐步从产地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必定会适应当前社会需求。这样,既达到了传承、保护非遗的作用,又能产生经济效益。
芷江晓坪乡枇杷垠古楼冲的杨志勇,从小就会编竹簸箕、竹篓等竹制生活品。虽有一门手艺,却因为没有市场,杨志勇一家日子过得紧巴巴。一次偶然的机会,江金龙认识了杨志勇,也认识了编织这门竹编技艺。为了让杨志勇能脱贫,江金龙从他会编竹制生活用品为突破口,并筹措部分资金,请北京洛可可公司帮助他设计了一款带有侗民俗文化、又适应当前青少年竹制生活用品设计图,并与他一起攻破编织技术难题。
在竹制品完成后,江金龙又辗转赶赴新晃,与新晃蓝印花布传承人沟通,协调,按照设计图纸,将竹编制品和蓝印花布进行完美融合。产品一经推出,就被贵州、广西客商抢购。目前,该产品已经实现销售1000个,创造收入22万余元。而杨志勇一家,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些年,江金龙先后北上北京、南下广州,与一些设计创意公司交流,希望他们能够结合怀化特殊的文化历史,设计出一些适合当前社会认可的非遗产品图纸,实现非遗创意转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江金龙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芷江明山石雕开发的“春兰秋菊夏荷冬梅”旗袍花瓶石雕,被各地旗袍协会追捧,销售看好;他为新晃剪纸传人设计的小剪纸,因其容易操作,外观良好,带动了新晃一批小手工制作者的销售。
满腔热忱,借力活动助推“乡村振兴”
将“活态”非遗带出去,让他们与不同的非遗文化之间进行对话。这是江金龙努力的方向。
江金龙告诉记者,这两年来,他和他的团队根据怀化地区少数民族“饭养身,歌养心”的特殊非遗情怀,制作了非遗进市场项目。“这个项目通俗点讲,就是让民俗景点在进行民俗歌舞表演的同时,还将一些非遗产品进行现场销售。”江金龙说,这些非遗产品,具有年代记忆感,让市场产生了共鸣,所以销售火爆。
2016年6月1日至3日,全省首场非遗进市场活动在怀化举行。琳琅满目的民族产品,精心别致的非遗表演,让广大怀化市民满是惊叹。江金龙告诉我们,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两年来,他们共举办了20多场非遗进市场活动,形成了怀化商演的品牌。
目前,江金龙已带领这个团队,参加深圳、厦门、杭州等地的怀化商会庆典表演,让怀化非遗歌舞走向了外界,向人们展示它独有的古老魅力。
“保护非遗,发展非遗,是我的梦想。”江金龙说,为了这个梦想,他将继续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走下去。(印睿)
责任编辑:陈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