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邱毅 报道)近年来,洪雅公安以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以构建安全优质旅游环境为目标,实行一体化联勤联动、区域化防控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不断深化旅游警务,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全力构建洪雅平安旅游新形象。
紧贴发展需要,实行“一体化”警务联动,深化“旅游警务”
会同县应急管理、文广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旅游景区特种设备、消防设施、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展隐患排查,联合景管委、党委政府,以“防、管、治、查、宣”为重点,对景区旅店业、民宿、歌舞娱乐、宵夜摊点等重点行业场所开展集中清查,督促整改安全隐患23个,有效净化景区社会治安环境。强化“资源整合”。节假日期间交警、柳江、七里坪、瓦屋山、槽渔滩等景区派出所全时段执行高等级勤务,组织75名机关警力分批下沉一线参与景区安全管理、交通秩序维护等工作,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持续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将6个重点隐患场所全部纳入平台管控,并推动党政各方力量落实稳控措施。聚焦“升级改造”。会同交通运输、属地政府,按照“一景点一对策”要求,持续推进交通设施提档升级工作,逐点逐段实地踏勘,分类制定优化策略,布设“哨兵”系统6套,改造升级隔离护栏5.64公里。大力推进“智慧交管”建设,依托前端监控及后台AI视频解析,智能提取交通流量、行程速度、延误时长等指标参数,赋能景区24个信号灯组由“人为调控”向“智能运作”转变,绿灯平均利用率提升约8%。
紧贴主责主业,实行“区域化”防控治理,防范靠前
明确公安在景区担当“指导者”和“监督方”角色定位,以景区、非景区景点、网红打卡地等人员易聚集区域为重点,联动工商、旅游、卫生等部门,采取约谈相关责任人和实地检查体验的方式,检查整改问题隐患23处,清理旅游安全隐患盲点12处,摆放禁止通行引导牌32个,与相关行业签订承诺(协议)书80余份,全面形成“公安指导、企业主责”景区安保模式。服务到位。创新“民警就是导游”新警务理念,设立警务站和移动警务室35处、“报警受理点”和“失物招领点”12处,第一时间就近接受游客报警求助137起,运用无人机巡查开展安全喊话890余次,结合人和地理优势,适时开展反诈和安全宣传教育3800余人次,处置矛盾纠纷87人次,接受游客咨询服务3000余次,帮助找回走失游客30余人、遗失物品60余件,得到游客一致好评。监管有力。以道路安全畅通为保障,整治景区沿线乱停乱放等违规停车1200余辆,指导安装智慧停车位2300个,在旅游路线增设限速、限载等警示提示标志标牌79个;将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各乡镇划分为三个战区同步开展清查行动3次,检查宾馆旅店、出租房屋、娱乐场所、网吧等重点场所640余家次,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1处。
紧贴为民服务,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警民“大联盟”
景区派出所联合辖区各保安公司和志愿者,延伸景区安全服务职能,在景区组建5支以民辅警、物业保安等40人组成的义务巡逻队,将50余名网格员、村社干部、普通群众等吸纳为巡逻志愿者,以16个安全岗亭和交通指挥岗为支点开展巡防,整合队伍,联合力量,启动联动融合、联勤联防巡护机制,全面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景所“大联动”。持续实行“巡所合一”模式,在景区设立警务室,由派出所指定专人入驻办公,配合乡镇党委、村(社)、景区管委会三级网格组织体系,处理日常矛盾纠纷和多形式多载体开展预防电信诈骗、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宣传,辅助派出所完成各项任务工作,成为集打击、维稳、防范、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第一道防线。警景“大巡防”。依托“两队一室”建设,将景区内 “小微天网”和 “雪亮工程”等视频监控系统全部接入派出所勤务指挥室,根据景区内部地理和发案特点,实行分区分级管理,开展错时巡逻,将辖区商铺、酒店、民宿、普通住宅小区进行治安等级评定,划出“重点”、“一般”、“放心”三个等级,针对发案变化及时调整巡逻路线和重点区域,打造“短平化、精准化、实效化”的防控体系。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