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零工“小市场”激活就业“大民生”

发布时间:2024-01-25 09:23:1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邱毅 通讯员王清 吴敏)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管用有效”原则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打造各级综合服务中心、零工集市等服务平台,满足用工主体多元化用工需求和务工人员个性化职业需求,让灵活就业者好就业、就好业。

眼下,正值一年中竹子韧性最好的时候。在竹编之乡青神,这段时间有许多竹编企业正忙着制作竹篾,方便来年编织竹编产品使用。

“这段时间做出来的竹篾可以用一年,因为竹篾不招虫蛀,所以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赶着做竹材料,用工量也非常大。”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邵晓玲说道。

企业需求订单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用工问题。对于像云华竹旅这样的公司,他们通过组织周边的村民进行短期培训,以“云华竹旅+竹编协会+农户”发展模式,和留守妇女、残疾人等建立定向销售机制,实现“订单编织”上连市场、下挂农户,促进农户灵活就业。

“在以前没有学到竹编手艺的时候,只是做一点农活,也没有额外的收入。听到云华竹旅在招人,我们就来培训,学习后可以居家就业,在家既可以照顾老人,又可以照顾小孩,还能编竹编给家里面增加一些收入。”青竹街道兰沟村村民汪秀华开心地说道。

 “对公司来说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毕竟是临时工,就可以不用招非常多的固定工,到了要用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适当地补充人员,这样公司就节约了开支,而且在用工上减轻了压力。”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邵晓玲说道。

云华竹旅所在的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是中国竹编第一村,竹编企业多,需要的用工量也大,然而就在前些年,这里却面临“企业有活招不到人、村民想干找不到活”的窘境。

“平时订单量大的时候我们需要六七十个员工,但是我们留厂的员工只有二十多个,这样的话我们的缺口就比较大。”青神银海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银海说道。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依托《眉山市零工市场建设方案》,兰沟村率先进行了建设零工市场的尝试,以村级农民工综合服务站为平台,向村民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并每年定向安排相关竹编培训,针对竹编编制特点,创新推出居家灵活就业。村民方玲就是第一批居家灵活就业人员之一。

“公司给我们提供材料,我们自己拿回来制作,一天编四五个,时间比较自由。一天能挣到100多元钱,在家里面还是很不错的。”青竹街道兰沟村村民方玲说道。

农忙在家干、农闲居家做。在双向奔赴中,企业和村民各取所需。同时,兰沟村还以村劳务集体经济公司为依托,向本地村民发布就近公司急需的用工信息,让村里的零工人员就近就地就业。

“通过我们的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村集体公司在中间起到一个双向调节的作用,现在群众有就业意向,企业在招工的时候进行了有效地衔接。”兰沟村党委书记赵小建说道。

截至目前,青神县建成投运智能化零工市场,在零工市场配备自助服务终端,同时开发“就业青神”小程序,今年以来在零工市场开展了9场招聘活动,提供300余个岗位,有2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

“下一步,我们将在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在线上,我们进一步优化小程序‘零工市场’模块,让更多的偏老龄化的群体能够使用小程序;在线下,我们将加大零工市场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招工主体和有就业欲望的群众能够来到零工市场招工找工。”青神县人社局人力资源和培训岗负责人韩斌说道。

零工市场发展迅速,不仅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更低成本、更便捷的用工方式,也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更低门槛、更灵活形式。下一步,青神县将从政策保障、保险待遇等方面做好工作,推动零工市场样板打造,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资本和优质服务资源参与零工市场建设和运营管理,着力为灵活用工主体和劳动者提供线上线下服务,全面促进零工市场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