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成都将焕新开展“十二月市”月令活动

发布时间:2024-02-07 10:09:24 推广 来源:中国日报社

2月6日,成都打造新“十二月市”城市消费品牌新闻发布会举行。成都市商务局局长、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管委会主任张金泉,市文广旅局副局长唐小峰,市博览局副局长苏洪,锦江区政府副区长刘学、彭州市政府副市长兰肖雄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成都将按月令主题持续推出新“十二月市”系列活动,营造“月月有主题”的美好生活和“周周有活动”的消费热度。

挖掘“十二月市”文化内涵

创新打造“十二月市”消费场景

成都自古因商而立、因商而兴。唐宋时期,成都商品交易市场繁荣兴盛,形成了官方主导按月令举办的专业性市集“十二月市”。“月月有集市、市市不相复”,“十二月市”集商贸、民俗、节庆等于一体,吸引着全国各地商人纷至沓来,不仅为特色产业提供了大型交易平台,更促进了成都消费空间成型和服务消费发展。

近期,在进一步挖掘“十二月市”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成都形成了《打造“十二月市”城市消费品牌实施方案》,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创新打造“十二月市”消费场景。持续深化“十二月市”文化研究,升级打造“十二月市”博物馆、主题街区等文化地标,推出“十二月市”文创纪念商品,让成都市井生活和天府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可体验、能带走”。

焕新开展“十二月市”月令活动。深入挖掘文旅、会展、商贸等历史底蕴,突出现代节庆时令,丰富传统“十二月市”时代内涵,赋予每个农历月令现代生活美学,策划“每月一主题”促消费活动。同时,为突出守正创新的时代特征,便于品牌传播推广,将传统“七宝市”调整为“宝市”,“桃符市”调整为“福市”。

全新的“十二月市”月令名称和消费活动主题包括:正月灯市“万家灯火贺岁月”、二月花市“花重锦官迎春月”、三月蚕市“全球良品体验月”、四月锦市“锦绣时尚潮购月”、五月扇市“欢歌畅饮消夏月”、六月香市“玉貌花容爱美月”、七月宝市“金玉良缘浪漫月”、八月桂市“和美乡村丰收月”、九月药市“道地本草康养月”、十月酒市“佳酿珍馐寻味月”、十一月梅市“踏雪寻梅赏玩月”、十二月福市“辞旧迎新团圆月”。

做强做靓新“十二月市”品牌IP。推出专属品牌资源包,建立一套标准化视觉识别系统、一套线下活动执行规范、一套效果监测评价体系,整合各类宣传资源,发动全社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全方位打造成都新“十二月市”品牌IP,进一步增强天府文化认同感,塑造万千气象的城市消费品牌。

2024年新“十二月市”

促消费活动安排

今年以来,为抢抓春节消费旺季,推动实现“开门红”,成都已推出十二月福市“辞旧迎新团圆月”和正月灯市“万家灯火贺岁月”系列活动。

1月22日金牛区举办福市启动仪式暨大美中国国风音乐季亮灯仪式,同期开展秀动新春营地生活节、“好事成双·渝你同享”双城美食节等40余场配套活动。

1月26日武侯区举办灯市启动仪式暨第53届成都国际熊猫灯会,全市同期开展新春年货购物节、年夜饭团圆餐、灯会游园、民俗体验等30余场特色活动,营造全城新春促消费浓厚氛围。

二月花市,围绕踏青赏花、运动休闲消费,推出“花漾蓉城·万千气象”2024年宵花会、新津第24届梨花(杜鹃花)节、温江花花生活集等活动。

三月蚕市,围绕服务糖酒会参展客商、扩大外来消费和进口消费,推出糖酒会天下潮饮生活季、糖酒会蓉耀·川味美食周、亚蓉欧国家(商品)馆促消费等活动。

四月锦市,围绕流行发布、首发首秀首展等时尚主题,推出“520”成都生活节、东区国潮时装周、锦门·锦绣时尚潮购月等活动。

五月扇市,融合“音乐+演艺+啤酒+美食”,推出都江堰消夏夜啤美食季、高新露营好食节、“微醺城厢·消暑一夏”青白江美食节等活动。

六月香市,整合美容、美妆、医美消费资源,聚焦“美丽经济”消费,推出“大美传承·香约蓉城”武侯香市盛典等活动。

七月宝市,突出七夕消费时点,推出“锦光闪闪”城市珍宝购物节、双流汽车消费月、老码头机车音乐节等活动。

八月桂市,围绕打造和美乡村消费场景,推出2024年农民丰收节、天府农博嘉年华等活动。

九月药市,整合医疗健康、中医药文化、休闲康养消费资源,推出“天府药市”养生旅游消费季、“药食同源”烹饪大赛、“青山药谷·踏野寻踪”中药研学等活动。

十月酒市,整合特色美食、美酒、演艺资源,推出成都国际美食节、2024食光酒事文化节、交子大道咖啡文化节、郫县豆瓣博览会等活动。

十一月梅市,围绕赏雪滑雪、冬季体育、冬至美食,推出西岭雪山南国国际冰雪节、简阳羊肉美食文化旅游季等活动。

十二月福市,围绕传统文创产品、民俗文化体验和跨年演艺活动,2025年初推出线上线下年货节、新春促销、跨年亮灯、迎新祈福等系列活动,丰富节日消费市场。

记者问答

问:除了开展新“十二月市”活动外,成都市文广旅局还会从哪些方面着力,促进文旅消费发展呢?另外,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成都市文广旅局还会推出哪些活动呢?

唐小峰:按照相关工作安排,市文广旅局将以新“十二月市”为重点,多措并举,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围绕“蜀风雅韵”艺术文博等十大领域,积极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每年推出1—2个示范区、10个示范项目,100个“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30条精品旅游线路,不断丰富消费供给。

开展文旅消费活动。深入挖掘天府文化内涵,在策划实施好新“十二月市”活动的基础上,高质量举办成都双年展、街头艺术节、成都创意设计周等品牌文旅节会活动,持续举办天府古镇旅游节、成都大庙会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积极引入演唱会、音乐节等,发挥其引流作用。

优化文旅消费环境。延长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开放时间,引导旅游景区(点)等设立免费开放日,实行淡旺季票价和非周末促销价;加快建设智慧蓉城文旅城运分中心,及时发布景区流量、交通预警等信息,快速处置投诉建议,提升文旅消费智慧化服务水平。

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除开展正月灯市外,为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结合冬游四川消费季,市文广旅局牵头,策划推出“年在成都”“耍在成都”“春在成都”“乐在成都”“美在成都”“游在成都”6大板块的200余场重点活动,以及1300多场传统民俗和群众文化活动,并联合新媒体和出行平台,推出21种“到成都街头走一走”街头漫步方式和热力地图。

近期,成都还将出台促进入境游的政策措施。诚挚向海内外的朋友发出热情邀请,到成都街头走一走,过巴蜀风味中国年。

问:今年成都会展在结合新“十二月市”,推进“展城融合”等方面有许多创新举措,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苏洪:2024年,成都会展将充分践行“展城融合”发展理念,以重大展会活动为牵引,在优化展会举办模式,营造展会消费氛围,创新打造展会新场景、新业态、新消费等方面发力,全面助推成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一是配合新“十二月市”,举办时令性消费展会。按照《“十二月市”城市消费品牌实施方案》,积极协调展会主办单位,配合好新“十二月市”各月主题适当调整档期,举办消费类展会活动。

正月期间在成都举办的展会活动有新春年货购物节、“年年年味·天天添福”国潮嘉年华活动、美好生活万千气象消费展;农历三月、九月举办两场国际茶业博览会;农历七月举办国际车展、潮流生活博览会、珠宝展;农历八月举办农博会;农历九月举办世界抗衰老大会、成都美博会等。同时,结合新“十二月市”,还有家博会、婚博会、数字娱乐博览会、动漫展、文创展、服装展、花卉园艺展、宠博会等消费类展会在蓉举办。

二是聚焦展城融合活动,构建全域互动新场景。今年3月成都将举办第110届全国糖酒会,以“过完春节过春糖”为主题,将配套展城融合(系列促消费)活动,充分发挥糖酒会助力促消费的平台作用。

将展会空间从传统会展场馆扩展至特色主题街区、A级景区、酒品产区、铁路港等,活动涉及我市多个区(市)县。内容涵盖新酒潮饮、川酿佳肴、食品饮料、艺术市集、非遗体验等多个板块,既丰富了展览文化内涵,也释放了展会溢出效应和消费潜力。

三是推动会展消费,实现展会流量变“留量”。加强城市宣传推介,吸引境内外客商来蓉参展参会。联动文旅、商务等部门,对来蓉参展参会的客商推送成都旅游地图、美食地图、购物地图,激发其在蓉旅游消费热情。策划举办更多消费类会展活动,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贡献会展力量。

问:去年彭州市举办了成都十二月市之“天府药市”系列活动,请介绍一下相关经验做法?打造新“十二月市”品牌,对推动彭州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又会带来什么积极作用呢?

兰肖雄:2023年,彭州精心策划举办了“天府药市·繁华锦城”成都十二月市系列活动,以“千年药乡—百年药城—天府药市”为产业逻辑,在“彭州一区主办、成都全城策应”背景下实现中医药全产业链要素集聚、消费流量导入,推动“新十二月市之九月药市”会展品牌正式落户彭州。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助推了中医药产业建圈强链。以天府中药城为载体,强化与金牛区荷花池中药材市场合作,并与武侯区华西医美健康城、温江区成都医学城等成都大健康产业生态圈承载地深度联动,组织3000余家知名药企、200余家连锁药店共同参与活动,发布了“千方百剂”“天府香疗”等200余项新品,以产业对接形式达成合作意向40余项、签约合同金额达3400余万元,集中展示了中医药产业发展成效,助推彭州中医药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新“十二月市”消费活动赋能本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是促进了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顺应当下年轻消费群体“国潮养生”“健康至上”的新需求,联动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针灸学校1000余名师生,推出百人八段锦、非遗手工艾灸条制作、穴位贴敷等体验项目,创新推出“川芎泡菜”“醪醴火锅”“香花醋猪脚”等中医药膳系列,邀请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谊小姐以及在川中医药高校留学生现场体验,推动中医药传统文化“破圈出海”。

三是营造了中医药消费融合场景。深度还原唐宋时期九月药市盛景,在活动主会场配置古风店招、灯笼配饰、古诗词帷幔等,彰显质朴与繁华并存的唐宋古风韵味;创新集市“嗨逛”玩法,采用沉浸式游园会形式,围绕“药食同源”“汤液本草”和“大医精诚”三大主题,精心策划射箭、蹴鞠、投壶、棋弈、剪纸等传统游戏项目。

同时,同步在镇(街道)组织开展敲锣开市、打更报时、古风巡游、古装NPC话题互动等系列主题活动,大力营造药市“出片”盛景,推动城乡联动、城乡融合,呈现了可逛、可品、可赏、可购的中医药消费多元融合场景。

2024年,彭州将以成都新“十二月市”城市消费品牌塑造为契机,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聚焦产业提质倍增,在活动中积极搭建政企交流、产业对接平台,助力本地知名药企、大健康产品“走出去”,实现市场主体和消费群体“双向奔赴”,不断释放“千年药乡、百年药城、天府药市”三次产业融合新动能。

同时,依托正在打造的贯通“山与城、城与乡”、总长度达60公里的彭派“百里画廊”,整合彭州立体山水资源和优势产业资源,大力培育农事体验、自然研学、乡村露营、运动康养等业态,推动林野杏林中医主题村、宝山温泉、止马岛国艺文创产业园等特色消费场景创新,促进农商文旅体产业互促共兴,协同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问:春熙路商圈一直是锦江区的一张名片,今年锦江区将围绕打造春熙路国际一流商圈目标,持续提升新“十二月市”特色文化地标影响力,塑造城市消费名片。能否介绍一下具体举措和亮点呢?

刘学:今年,锦江区锚定打造国际一流商圈目标,发布春熙路商圈规划,积极策划开展新“十二月市”主题活动,重点打造以下新“十二月市”特色地标。

聚力打造“春熙路灯市”。以百年春熙路活动为契机,植入“赏灯”“耍灯”“放灯”等主题活动,打造“鳞光龙影”等灯光秀,呈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春熙闹灯盛况;同时,联合故宫博物院带来西部首个故宫文创快闪店,设置故宫文物展览,联手新锐艺术家打造醒狮艺术装置展、醒狮主题画展、龙年沉浸式空间艺术展,让大家来春熙路就能“游故宫”“逛博览”。

聚力打造“华兴街锦市”。位于区内的省市川剧院已成为继承和弘扬川剧文化的新地标,锦江区将发挥“川剧戏窝子”和“汉服第一城”的优势,通过“锦江有戏”、成都国际时尚周、汉服展演、国风摄影大赛等活动、推动川剧文化、国潮汉服、时尚产业的联动发展,让市民游客能在此获得传统和时尚的融合体验。

聚力打造“梨花街宝市”。联动全球知名品牌,加快聚集设计中心、品牌潮店,做强设计、制造、营销、品牌建设全产业链,通过珠宝焕新、婚恋主题展、指尖匠人大赛等活动,市民游客可以沉浸式感受“魅力成都·情满锦江”的浪漫氛围。

聚力打造“兰桂坊酒市”。会同市博览局,“展城融合”,打造永不落幕的“糖酒会”,市民朋友可以来水井坊博物馆体验传统酿造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兰桂坊品鉴各国美酒,获得“夜深欢极忘归去,锦江酿透碧筒香”的欢快感受;春节期间,我们还将多码头水岸联动,以沉浸式主题演绎“寻龙记”“锦江雅聚·上元灯会”等特色活动,丰富“夜游锦江”的节日体验。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