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

畅饮工程暖民心——宿松县水利局扶贫攻坚纪略

发布时间:2018-12-18 15:37:0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初冬的一天,我们走进宿松县九姑乡杨茂村刘杏花老人的农家大院,年过古稀的她正就着水龙头洗衣,听说我们是采访自来水使用情况,老人连声说:“过去,我们祖祖辈辈吃水都靠肩膀挑,更甭说用上好水了;如今,洗衣洗菜都用清水,而且不用出门啦!……”看得出,老人一脸的兴奋。
  
  连年来,为助力脱贫攻坚,宿松县水利局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力推进“十大工程”水利项目建设,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农饮工程安全保障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方面下大力、出实招,将农饮工程纳入精准扶贫项目,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农村饮水工程全覆盖,对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实行全部通水。到目前为止,已解决近5万贫困人员的饮水困难,累计投资达六千万元。
  
  “一根水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走进宿松县隘口乡清河村熊屋组村民熊六友的农家大院,笔者发现,一口压水井已经被封得严严实实,两只大木桶和一根扁担停靠在墙旮旯,。“过去吃水用水,我们全靠肩挑手提;自打安装了自来水,这些就用不上啦……”见我们望着水桶扁担发愣,熊六友连忙解释。原来,熊屋组地处偏僻,在不通自来水时,吃水用水全靠肩挑。因为饮用水水源比较远,村民民担水一个来回要跑五六里路。熊六友说,过去,乡亲们干完农活的第一桩事儿就是挑着木桶奔走在路上,经过一路颠簸,往往一只桶里仅盛半桶水;遇到天雨路滑,土路泥泞不堪,村民们就只能接房檐水吃了……。“去年,县水利局出资为我们铺设管道,把自来水引到各家各户院里灶前,吃水不用愁了不说,许多人家还用上了洗衣机,条件好的人家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过去只能在电视里看城里人用热水器洗澡,如今,奇迹般的在我们这里变成了现实……”,看得出,熊六友脸上写满的幸福。是啊,农村饮用水工程的确是最基础的民生工程,通过宿松县水利局的努力,到目前为止,该县农村通自来水人口达61万人(含山区引泉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7%,贫困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饮水安全是我们的职责!”
  
  “村民们喝上了自来水,这只是农饮工程的第一步。确保村民饮水安全,才是我们的目标!”近日,在宿松某水塔改造现场,宿松县水利局党组成员、该县防汛办主任张勇刚对前来采访的我们说。据了解:今年,宿松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宿松县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行动方案》出台后,该县水利局率先响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农饮安全工程建设,建(改)水塔、铺水管,同时对农村自来水厂和机电设备进行维修养护,经过改造,大部分地区可保证24小时供水不断。截止11月底,已完成水井和水塔工程315处,完成管网延伸改造35.6公里,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保障。该县许岭镇碎石村江东组村民朱秀菊喜滋滋的对笔者说:“以前从井里打水喝,经常拉肚子;如今喝上了健康、卫生的自来水,嘴里经常感觉甜甜的,喝下去也不闹肚子了……”。
  
  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助贫困户增收
  
  在扶贫工作中,宿松县水利局紧紧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能,在结对帮扶村,大力开展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所谓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泛指农田田间最末一级灌溉、排水系统及相应的工程建设,包括灌溉渠、排水沟及与之相匹配的闸、桥、涵、塘坝、泵站和机井等。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农田的灌溉、排水,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关系到农户的收益。2018年,宿松将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纳入脱贫攻坚“十大工程”项目,涉及全县22个乡镇、44个贫困村(其中贫困村29个),治理面积9.37万亩。县水利局结对帮扶村是宿松县隘口乡清河村,局长周学军亲任扶贫专班班长,多次开展入户走访,详细掌握情况,制定扶贫措施,协调解决问题。专班充分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共帮助该村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380亩。隘口乡清河村村民邓春江对我们说:“年纪大了,干不动;我个人的田地原来都撂荒了。今年县水利局帮助我家把水利设施建设都完善好了,稻田能灌溉,我名下的田地都流转出去了,到时候准能得到一笔钱……”清河村支书董方文接口说道:“通过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的实施,县水利局帮我们打通了田间沟渠水系,改变了过去‘靠天收’的局面农作物增产明显,真的十分感谢我县水利局的各位领导啊……”。(宿松县人武部政工科)
 

责任编辑:陈杰玲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