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陶广汉 汪小川)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在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龚村8组的一片蔬菜大棚里水雾弥漫,早育移栽的海椒苗、黄瓜苗、番茄苗、豇豆苗、藤菜苗生机盎然。陪同区农技专家走进蔬菜大棚,种植户沈特华满脸兴奋,“我这6个大棚蔬菜,只有2亩的面积,去年收入9万多元”。
在地处浅丘的龚村,只见山头坡尾种满果树,唯独沈特华家的坡地里种着6个大棚蔬菜。“围绕这2亩地做文章,我种菜卖已经七八年了。”提起发展蔬菜产业的原由,沈特华颇有感慨地介绍说,他家地形高低不一的10多亩坡地,以往也都全是种的果树,虽然每年收入还算稳定,但他认为如今水果种植已经达到饱和,如果生产过剩就会影响收益。为开拓新的种植门路,沈特华经过一番调查,分析发现在许多人的日常生活结构中,一般可以不吃或少吃水果,而对于各种蔬菜食品,则是人们每天都要吃的,特别是反季或早熟菜更受人们青睐,需求量也很大,因此,他看准发展零售商品蔬菜定有市场“钱”景。
于是,从2016年起,沈特华便和妻子一道,将收益不是很好的2亩果树进行处理还耕,开始从事常规商品蔬菜种植,边学习实践边积累提高,逐渐成为蔬菜种植能手。为获得高回报效益,他近年还在改露天种植为大棚种植上下足功夫,利用2亩地搭建6个大棚,提早培育番茄、海椒、黄瓜、茄子等各种常规菜苗,抢占先期上市,使菜苗就大赚一把。紧接着,他又及时利用育苗腾出的土地,在大棚内种植各类时令新鲜蔬菜。同时,为保证蔬菜品质的绿色生态,沈特华还通过改良土壤和增施有机肥,把自家喂的3000余只鸽子产生的鸽粪,集中施用在蔬菜地里,有效增加了土壤肥力,种出的蔬菜品质上乘,同样做到抢早上市,全靠自产自销,他种的蔬菜全不愁卖。
“仅去年我早育的海椒、番茄、茄子、黄瓜、豇豆等菜苗就有4万多株,加上卖商品蔬菜,2亩地总收入9万多元。”目睹着大棚内绿茵茵生长的菜苗,沈特华对今年蔬菜丰产增收更加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