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沈代伟:敢做救援的“吹号手”,甘做群众的“打更人”

发布时间:2024-04-06 14:03:5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沈代伟的身影每天很早就会出现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柳杨路社区的大街小巷,他时刻关注着周围的环境和人员流动,哪里有破损的地面、松动的电杆线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他都会第一时间察觉并及时解决,“宁听群众的骂声,不听群众的哭声。”沈代伟说。

沈代伟现任达川区石桥镇柳杨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沈代伟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柳杨路社区安全隐患事故不断减少。他们的工作获得政府多次好评,在2021年6月,沈代伟被评为“达川区委优秀党务工作者”;2023年1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抗击疫情先进个人”。

勇冲风险第一线

甘做人民“守护神”

2021年,石桥镇突降大雨,交通因滑坡阻断,沈代伟所在的应急队伍接到了紧急救助任务。他立即召集社区干部、小组长、网格员、志愿者,组建了一支应急救灾队伍,携带工具,迅速前往汛区开展道路救援。

由于大雨持续不断,许多道路被淹没,居民出行受阻,需要人员去疏通道路。他挽起袖子,在大雨中拿着铁锹便开始铲开泥土,用绳索固定落石,一点点地清理障碍物,全然不顾已经湿透的自己。在组织人员搬运大树时,不慎被尖锐的树枝划伤了腿部,鲜血直流。“我没事,继续搬,时间有限,要及时疏通这个道路。”沈代伟说。

抢险任务完成后,沈代伟的衣服、裤子已经湿透,裤子上还带有一列一列的血迹。虽然脸上、手上满是泥土,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笑容。

脚步丈量安全

当好人民的守夜人

“作为社区应急人,我们必须走遍每条街巷、每栋楼房、每间商铺、每个住户,发现风险、消除隐患,当好人民的守夜人。”沈代伟说,要时刻关注社区的一切,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他已经将全辖区安全情况装在脑中、烂熟于心,只要一看照片,便能准确说出具体位置。”沈代伟的同事们说道,“我们都把他称为石桥安全‘活地图’。”

2023年2月,沈代伟和同事一起在走访排查的过程中,发现位于石桥镇达巴北路95号(524国道)附近有棵20多米高的樟树,它扎根不深,加之冠幅较大,如遇到大风极易倒塌。附近居民每天都为此提心吊胆。

沈代伟便立即安排人来将树砍掉,“当晚就刮起了大风,街上一些两三米高的树都被吹断了,只是因树比较矮小未造成大的事故。”沈代伟回忆道,街面上还有许多电线包括变压器,如果这个二十几米的樟树被吹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除了一步一步为人民丈量安全,沈代伟还积极宣传演练,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院坝会、燃气安全知识讲解会、防灾减灾预警会等,邀请专业人士为居民讲解安全知识,还亲自讲解、示范。

有时去宣讲演练,即使遇到一些居民拒不配合的情况,沈代伟也多次上门沟通,耐心地为群众讲清其中的利弊关系。“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能够让居民重视安全,了解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多跑一趟也是值得的。”沈代伟说。

截至目前,沈代伟完成对辖区2处地灾点、758个单元楼、456栋居民房、549间商铺、2家医院、2个企事业单位以及辖区重点危房等风险地方的全覆盖走访检查,累计配合参与乡镇各类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演练活动50余次,为辖区筑牢了安全屏障。

竭心帮扶助民

倾情关爱暖人心

沈代伟心系民利,他主动带领社区两委干部整治办理居民诉求难点、热点问题数百条,调解各类民事纠纷两千余起,调解率达到90%。同时,还为二十余名贫困学生办理补助证明,上门服务三十余次,解决实际问题二十余例;为患重大疾病、家庭生活困难户办理新增低保十余人;为特殊困难户4人办理临时救助和特困补贴。

“沈书记是真正做到有空上门嘘寒问暖,有需帮忙实现。”这一如既往的帮扶举动,得到了当地的老百姓夸赞。

代明德是他的精准扶贫对象,他年老多病,行动不便。沈代伟便亲自为老人开荒种菜,每年还自掏腰包为老人找种苗、买肥料,为老人栽植各个季节的多样蔬菜,并送去御寒物资。

沈代伟秉承人民安全和人民利益至上,在应急救援中,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为人民筑牢安全屏障;在帮扶工作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人民的“贴心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岗位上,守护着社区一方人民的安全。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