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资中县水南镇四通社区老法院小区:探索“133”小区治理体系,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发布时间:2024-04-15 12:09:0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刘甜甜 报道)老法院小区位于四川省资中县水南镇四通社区和平街11号,共计3栋楼7个单元,现有住户112户374人,其中党员9名。近年来,小区紧扣党建引领小区治理,通过整合小区资源,创新提出“133”工作法,探索小区自治服务管理新路径。

”一个组织体系”搭建治理平台。由社区党委牵头,统筹大党委、红色自管委、联户员等,搭建小区多元治理组织体系。发挥“大党委”共驻共建作用,落实“小区吹哨-社区协调-部门报到”,对接县第二人民医院等“大党委”成员单位,领办医疗义诊、健康知识讲座等服务,实现共治共建。发挥“自管委”自治自管作用,建立《红色自管委运行机制》等,自治统领小区事务,实现小区“有人管、管到位”。发挥“联户员”群策群力作用,通过“串门入户”聊家常、网上平台聚民心等收集居民建议20条,化解矛盾纠纷16件,实现邻里守望相助。

“三项重点工作”破解治理难题。一是小区改造攻坚治理“堵点”。小区改造全程由红色自管委牵头动员,针对“改什么”“怎么改”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实现改造前改造方案征求意见100%、改造中群众监督100%、改造后反馈成效100%,做到“真正让城市更新过程成为居民参与的过程、受益的过程”。小区共计理顺网电线路500米、划设停车位20个、美化花坛4个、加装电梯7部,并将大门改造为智能化门禁,取得靓家宜居的突破。二是多元活动破解服务“难点”。常态化开展理发、修剪指甲等特色暖心活动6项,切实解决残疾、独居等特殊群体生活需求。以儿童节、重阳节等节日为契机,重点针对“一老一小”开展节日慰问,守护“朝夕”美好。建立党员等对口联系特殊困难群众制度,联系办理临时救助、上门服务等10余次,将党的关怀传递到群众身边。三是积分机制消除管理“盲点”。修订完善《老法院小区居民公约》,将内容量化为积分细则,细化加减分事项20项,每月进行积分汇总并评出“红黑榜”,目前“红榜”表扬30户、“黑榜”督促11户。设立“积分超市”,每月开展物品兑换,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

“三个长效机制”助推治理提质。一是建立自治队伍培育机制。摸排小区党员、机关企事业干部、热心居民等建立小区人才台账,制定负面清单,动态更新台账。围绕矛盾纠纷化解、应急处理等,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增强服务能力。先后推送2名优秀联户员,强化示范引领,确保留得住、干得好。二是建立资金长效保障机制。建立“居民自筹+管理收入+其他收入”资金保障机制,形成收取每户卫生费100元/年、每车管理费600元/年的方案,并积极争取社会捐赠资金等,同时做好每月收支明细公示公开。制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明确小区财务支出等重大事项必须通过居民代表会议集体研究,再按程序实施。三是建立议事协商共治机制。设立小区议事亭,建立《议事规则》,为居民搭建议事平台,由红色自管委召集居民代表会议议定办理方式,定期公示办理结果。目前共计协商解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12个,实现“邻里事、邻里议,邻里忧、邻里解”。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