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永安镇云龙村地处永安市街南,幅员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3580亩。全村现有11个村民小组,村民1101户3536人,其中脱贫户84户192人,截止2023年底,云龙村有60岁以上老人700余人,占比22%。今年以来,云龙村结合“家庭养老床位试点项目”,探索性让集体经济参与养老服务行业,构建起双赢的基层治理格局。
创新资源整合,增强养老服务的专业水平。积极引导支持村集体经济积极参与农村养老服务,通过引进专业社工2人、与永安镇卫生院签订医护协议、组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小组等方式,分片分组提供服务,每个小组配有护理人员、社工人员和保洁人员,切实保障服务的专业性。坚持个性化服务,开展助餐、保洁、代购、健康档案等20余项“菜单式”护理服务。同时,按照“先服务,后补贴”的原则,镇社事办每月、区民政局每季度、各相关单位不定期对家庭养老床位实施情况、服务效果进行抽查评价,最终根据抽查结果进行支付补贴。
探索结对模式,提升养老服务的幸福指数。鼓励“小老结对”模式,宗旨是孤寡病残有依靠,对重病瘫痪卧床,需要年轻劳动力照顾的,采取由专业社工、卫生院专业人员来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实施医养结合的照顾看护。探索“银龄互助”,宗旨是“我帮你,你帮他,老年朋友是一家”,遵循自愿原则,鼓励同龄或年龄相差不大的老人互助,一般由身体好、年龄相对小的与身体差、年龄较大的结对,分就近结对、志趣相投结对、亲友结对等多种形式。无人结对的老人,则由村组干部、党员结对关爱。
开辟多元路径,增强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在低于市场价,提供有偿服务的同时,依托“道德银行”平台,发布志愿服务需求,有效整合村内留守妇女、健康低龄老年人、返乡人员等闲置劳动力,用无形的公益服务换取日常生活用品,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提升他们劳有所获的成就感;将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存入“道德银行”,参与的志愿者家庭可以共享累计的服务时间。同时,采取“政府补一点、集体出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付一点”的资金筹措模式,保障运营可持续性。目前家庭养老床位试点项目已带动就业12人,服务老人300余人次,预计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余元。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