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邱毅 报道)为进一步落实课改理念,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促进小学初中有效衔接。近日,眉山市第一小学联合东坡区齐通中学联合开展了“学段融通•小初衔接”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到市教科所副所长张自力、小学数学教研员、小教室主任李竹筠和东坡区研培中心初中数学教研员徐艳如等专家现场指导。眉山市一小和齐通中学全体数学教师以及张红霞四川省卓越校长工作室部分成员、张红霞眉州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王建明眉州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例观摩,感受小初课堂不同的风格。研讨会上,市一小彭媛老师执教五年级《分数的再认识》。课程将分数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亲历1/4的创造过程,使抽象的分数概念具体化。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互动,彭老师引导学生由点及面,延伸总结出单位“1”的内涵。“用12个圆创造不同分数”的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就是“先分后数”,发现数的意义都是表示“计数单位的个数”,实现数认识的一致性。
齐通中学智情瑶老师和七年级学生一起研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智老师通过情境引入后,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再通过严谨的数学论证,最终得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并用几何语言表达,然 后举一反三,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课堂节奏快,容量大,效率高。“观察——猜想——证明——结论”的数学探究方法为“小初衔接”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完整性提供了参考。
专题讲座,探讨学段融通为何与何为。齐通中学数学组长周德明认为,数学是一门连续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知识的起点,而初中则是数学内容开始逐渐深入的阶段。小学数学要在良好的数学思维、自信的学习态度、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四个方面下功夫。打通学段融合中课程建设这堵墙,才有利于学生更快适应初中学习,克服数学学习难关。
东坡区研培中心初中数学教研员徐艳如老师表示,小初衔接应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要着眼于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立足学生,以生为本,思考学习心理、学习方式、思维的发展以及素养的进阶。徐老师还剖析了小学到初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个领域知识的阶段性与一致性,理清了内在逻辑。
市教科所张自力副所长从宏观上指出,小初衔接要从课程的整体性和持续性、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渐进性、机制体制的创新、学生的身心健康、家校社会的协同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这六方面入手。具体到数学学科的小初衔接,张所长从课程对接、知识铺垫、学习方法指导、渐进难度设计、差异化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给出了可操作的策略和方法。
衔之有方,接之有法。此次“学段融通·小初衔接”联合教研活动有理论引领,有实践指南,引发参会各学段教师的深入思考。学段融通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正如齐通中学王建民校长所言,期待各方共同努力,做好小初衔接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相关链接:
中国报道网是国务院新闻办、中央直属对外宣传机构中国外文局主管、中央数字化转型十家示范单位之一的《中国报道》杂志社的唯一官方网站。媒体使命:向世界宣传中国,展示中国。
近年来,中国报道网顺势而为,拥抱媒体融合发展新时代,依托本网优势,积极探索以诵读艺术为载体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形式。在2024开年之际,【诵读中国】栏目正式上线;大家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手机观看其视频和图文节目。
【诵读中国】抖音二维码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