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通讯员覃电波)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的学习与实践,引导老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知识储备与教学技能的更新,本学期伊始,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实验小学南滨学校数学组开展了老师走班教学活动。
“集”思广益
学校数学组学期初集体制订教学计划,确定老师本学期走班教学单元及课题。由走班教师初备,周五下午集体备课时间段开展说课,教研组从教学设计到细节处理,从重难点把握到易错点强化,从板书设计到巩固练习进行讨论研究,达成总体共识,从而形成共案。
“走”进课堂
每周三上午在本班上完第一堂后,立即评课,下午教研会修订后,周四开始其他班走班教学。
李红霞老师执教的是《位置·左右》。本堂课通过猜一猜、辨一辨、说一说、找一找、摆一摆教学方式,让学生去感悟知识,领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方法,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李红欣老师执教的是《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本堂课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挖掘数学外在的情感因素,发挥情感魅力来感染学生。同时安排了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通过“看、摸、描”和讨论、交流、认识平面图形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获得对图形最直接的体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覃电波老师执教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本堂课通过计数器和摆小棒感知“满10进1”的数理,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个位相加满10为什么要向十位进1?”“有没有可能进2或3……?”“该如何进1?”等课堂问题,再协助学生内化归纳计算方法,从而突破进位加法的重难点。
“转”出实效
3轮数学走班课活动结束后,数学组召开专题教研会,总结活动成果,查找不足之处,剖析深层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会上,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黎印指出,每一轮走班教学都是教师思维的碰撞、教学方法的探索、个人成长的历练,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希望老师们不断深研实耕,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大胆放手,转变我“讲”你“听”的牢固思想,尝试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尝试让学生自己大胆表达,让学习真实的发生。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南滨学校通过半学期的数学走班式教学活动,真正让教师“走”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扎实把课堂实效“转”出来!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