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邱毅 通讯员郭侨 刘润红 潘帅)6月4日,在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经济开发区的四川灿光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灿光光电)生产车间内,伴随着生产线的全速运行,从原材料的精准投放到半成品的精细加工,再到成品的严格检验,每一个环节都紧密衔接,构建出一幅井然有序的生产画卷。
灿光光电作为仁寿县重点高科技光电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主要生产应用于接入网、无线网、传输网、数据中心的光器件及激光雷达、汽车电子、智能家居、无线网络设备等产品。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强对5G通讯产品的技术革新,由常规产品逐步向高端产品进军。
在四川灿光光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
“园区和政府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每次遇到困难,他们都会积极协调。”灿光光电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公司目前有800余名职工,但仍然常常面临订单饱和时用工不足的问题,当地总是想方设法帮助招聘工人,满足公司发展需求。
“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我很满意。”生产部封焊作业员林玉是今年5月入职灿光光电的,目前正在认真学习各种生产操作技能,她充满信心地说,希望自己能在公司获得长远的发展。
在四川灿光光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
35岁的杜燕在灿光光电工作已经9年了,她认为,公司的发展越好,自己的发展也就越好。
“企业的效益越好,群众的收入就越高,这就要求我们要为企业服好务,让企业能更好地成长。”仁寿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引擎。
位于汪洋镇的四川华晶鑫盛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也是看中当地充足的劳动力和政府部门优质高效的服务才选择落户仁寿。
据悉,该公司主要生产玻璃瓶、水晶灯饰玻璃、工艺玻璃、日用玻璃制品等,年产玻璃制品6.5万吨,销往全国各大名酒厂,部分灯饰玻璃还出口海外,在贴花等工序上需要大量的工人进行手工制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司的数百名职工中,车间工人几乎都是当地群众。为了保障职工的利益,该公司从细处着手,为职工提供食宿、上下班接送等服务,多措并举为职工“谋福利、送关爱”。
在四川华晶鑫盛玻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给玻璃瓶进行贴花。
为了让这样开在“家门口”的企业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近年来,仁寿县逐步建立起多种长效政企沟通机制,让政府与企业同频共振。政府不仅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水平服务,更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让“有意见随时提、有想法尽管讲、有不满大胆说”成为政企沟通的新常态,打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让企业信心满满,加速奔跑。
同时,为了给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就业机会,实现“企业有‘奔头’,群众有‘饭碗’”的美好愿景,该县着力实施企业吸纳就业补助、社会保险补助及岗位稳定返利等多项政策,同时通过举办线下与线上的招聘活动,搭建起企业与求职者沟通的桥梁,全方位优化企业用工服务,确保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并驾齐驱,取得实效。
近年来,仁寿县先后有2.3万余名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