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四川人“吃”出“穿”出两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2024-06-20 12:06:22 推广 来源:四川日报

冷吃兔和兔脑壳是四川特色美食,蜀锦是具备四川地域特色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眼下它们的产业发展迎来新的起点。日前,记者从农业农村厅获悉,四川肉兔产业集群、四川川中北蚕桑产业集群同时入围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至此,四川已有川猪产业集群、晚熟柑橘产业集群等9个“川字号”特色优势产业成功晋级“国家队”。

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遴选和培育起步于2020年,主要遴选对象是在全国特色农业产业版图中具备产能、产业链等优势的地方性优势特色产业。而遴选培育的目标,是提高重要和特色农产品产能、产业附加值,以及完善产业链条和提升品牌影响力。

从产业占比来看,四川是全国第一养兔大省,全省肉兔年出栏量占全国一半、全球五分之一。本次入围的四川肉兔产业集群主要涉及传统的四川肉兔优势产区。具体来说,分别是自贡市自流井区、贡井区、沿滩区、荣县、富顺县和乐山市井研县、犍为县7个县(区)。

从地方特色来看,四川养蚕栽桑历史悠久,目前是仅次于广西的全国第二大桑蚕产业基地。全省拥有桑园面积230万亩、年产茧8.6万吨,均位居全国第二。其中三分之二的面积和产能集中在川中北蚕桑产业集群的绵阳、资阳、南充、广安4市7县(区)。

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3年,四川将在肉兔产业集群核心县(区)和蚕桑产业集群核心县(区)集中布置一批肉兔养殖加工、蚕桑种植养殖业和加工项目,引领相关产业再上新台阶。(记者 王成栋)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