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支教”,是生意还是公益?

发布时间:2024-06-25 10:09:2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邱毅 通讯员彭雨飞)支教是志愿服务的一种形式,正规的支教流程需要申请者经过申请、材料审核、面试、培训等多个流程。而眼下,网络上出现大量广告声称,付上一定的费用,到乡村待几天,与孩子们举办几次活动,就可以拿到所谓的“支教公益证书”,把“支教”做成了生意。

近期,记者根据热心市民小周提供的线索深入调查发现,网络上涌现了大量以“支教”为名的研学、夏令营广告,这些广告给外界一种参与公益活动、贡献爱心的错觉,但实际上背后却隐藏着商业运作的影子。

在某一主流网络平台上,记者搜索“志愿服务 支教”关键字后,结果页面呈现了大量相关推荐内容。其中,一个名为“大凉山山区夏令营”的账户尤为引人注意。从今年5月到6月的一个月内,该账户发布了高达32篇的“笔记”,内容几乎都以山区贫困儿童为主题,封面图片中经常可见衣衫褴褛、眼神渴望的孩子们。而当记者询问照片是否为当下的情况,对方表示照片为几年前拍摄。

此外,这些“笔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篇,它详细介绍了夏令营的孩子们可以担任“支教小老师”或“公益小使者”的角色,亲身参与志愿服务。然而,当记者进一步咨询该项目的性质时,得到的回复却让人大跌眼镜。账号联系人明确表示:“该支教活动为期15天,费用为7680元,并非公益性质。”

这一发现不禁让人质疑,这些以“支教”为名的研学、夏令营广告是否存在误导公众的嫌疑?它们是否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进行商业运作,从而牟取利益?这一现象值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深思。

教育学者强调,支教活动为专业志愿服务,需具备相应资质和审批。有意向者应通过慈善机构官网查询并报名,勿轻信网络平台广告。多地已出台管理办法,加强对支教活动的监管。

明确支教流程,打击虚假支教。期待规定能够真正落地,还支教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守得公益一颗纯净无瑕的初心。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