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通讯员杨帅枫 黄黎)七月,阳光热烈,高粱渐红,田间地头不断传来丰收的“前奏”。7月22日,笔者分别前往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九洪乡白罗村和三河村,漫山遍野的高粱在夏风中摇曳起舞,黄里透红的“脸蛋”映衬着蓝天白云,让人顿感收获的喜悦。
“我们九洪乡目前有4000多家高粱种植户,种植总面积在2.2万亩左右,主要种植品种为宜糯红4号,亩产200~300公斤,预计年产值能达到4000万元,每户年均增收2000余元。”九洪乡农业中心负责人介绍,当前除了纯高粱种植外,全乡还积极采用“甘薯+高粱”、“大豆+高粱”等新型种植模式,增加土地产出,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户增收的同时为良好生态提供保障。
“近年来,我们也在积极探索销售模式。当前除了农户自销,我们更多的还是采用订单销售,毕竟只有确保农产品的产销衔接,才能有效缓解农作物销售难问题,保障种植户们的收入。”九洪乡农业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乡上已与自贡顺水农业有限公司签订长期收购协议,但一家企业的收购数量毕竟有限,未来将尽力与其他相关企业达成合作,避免粮食积压、种植户忍痛低价抛售等问题“频频出现”。“去年我们乡的三河村、骑龙村、白罗村共签订订单754吨,实际收购560吨,约占订单数量的74.3%,这确实是个可喜的成绩。今年全乡男女老少再努把力,争取让收购数量再上一个台阶。”九洪乡农业中心负责人如是说。
“从2016年的1万亩增至2023年的5.2万亩以上,每亩收益从600元左右上涨到2000元以上,这些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区级相关部门以及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下,该区高粱产业得到稳步且高效的发展,助农增收成效明显,群众普遍予以肯定。”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就去年的相关报告来看,全区高粱产量大概1.7万吨,示范基地村有21个,其中最大的基地为九洪乡“高粱+大豆”种植基地,面积约1万亩,其余的分布在王井、永安、黄市、富全镇等乡镇,总的年产值达到了约9000万元。
“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但我们仍旧面临着高粱产业不成规模、种植区域零散、种植户栽种和管理技术参差不齐、部分农户惜售、收购企业单一等难点问题,还需要不断地迎难而上、努力解决。”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如何开展,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将继续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要求,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高粱种植技术宣传和培训,推行标准化生产,同时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防虫除草,不断改善生产环境,提升高粱的产量和质量。此外全面促进高粱产业链的形成和整体升级,加快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尤其要着力于“基地单元网格化”管理队伍建设,构建“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奠定高粱基地坚实基础,同时鼓励高粱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规模化种植,促进耕地有效利用,杜绝耕地撂荒。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强化收购保障。我们将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销模式,建立‘技术保障+订单种植+保价收购+储存保障’机制,形成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格局,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据了解,川南地区知名酿酒企业较多,酿酒高粱需求量巨大,目前郎酒集团与辖区21个村达成订单合作,长江源酒业与1个村首次达成订单合作,但农户受益的种植规模和销售体量依旧有限,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局将加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和农户实施,助力其他相关企业订单高粱生产基地落户我区,为沿滩订单高粱产业提质增效开辟“新道路”。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