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把准历史脉络 抒写仁化红歌 -----简述《烽火安岗》的情感

发布时间:2019-01-24 20:50:4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四声部合唱歌曲《烽火安岗》创作动机
  
  中国报道讯(温飞宇 报道)2018年3月25日,仁化县音乐协会在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等单位领导下,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打造仁化县红色文化精品为抓手,组织词、曲会员到位于本县董塘镇的安岗村进行音乐创作采风活动。采风之前,我查找了仁化县文史资料,这步工作是否到位,是关系一首红歌创作的成功与失败。
  
  据史志专家考证: 1925年秋,时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广东省农民协会常务委员的阮啸仙来到仁化,指导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的工作。仁化农军140余人,先是编入北江工农自卫军。仁化农军北上湘南后,又与曲江的部分农军返回粤北,于1927年6月23日攻克仁化县城。同年11月26至28日,阮啸仙代表仁化党组织出席朱德、陈毅主持召开的策划湘南起义的汝城会议,回仁化后及时传达贯彻了会议精神。
  
  1928年1月中旬,阮啸仙来到仁化安岗,主要任务是领导发动仁化暴动。中共仁化县委宣告成立,阮啸仙任县委书记,后又当选为苏维埃政府主席。在阮啸仙的推动下,广东工农革命军北路第八独立团在安岗成立。
  
  1928年2月13日,阮啸仙等率领工农革命军独立第八团和600多名赤卫队员,举行仁化大暴动并攻占仁化县城,开创了仁化武装割据的新局面。1928年2月20日,中共仁化县委、县革委的第八独立团一部退守安岗华阳寨后,国民党第16军第136团、第138团以及反动民团于2月21日向华阳寨大举进犯。寨内军民700多人在阮啸仙的领导下,凭高墙厚壁,打退敌人多次进犯。24日,国民党釆取诱降和挖地道炸寨墙,使寨内军民处于危险境地。29日,第八独立团团长刘三凤,有条不紊地指挥军队动作,把敌人引到南面,其它三面变成空虚。蔡卓文和十几个身强力壮的战士,把早已准备好绳索、箩筐系好,先让谭新铃和两位战士坐在箩筐上,然后从北面城墙外慢慢放下。谭新铃三人到达城墙外地面上,分头向各处仔细侦察,确认周围没有敌人的埋伏,又回到原地,把着吊到地下的箩绳摇三摇,告诉城墙上的人:阮啸仙到达地面平安无事,他们按护送阮书记的计划,取道北面高山,抄小路往韶关去了。
  
  阮啸仙受县委、县革委委托突围华阳寨,抵达北江特委,研究如何在仁化进一步开展武装暴动问题。华阳寨用箩筐吊出去的不仅仅是阮啸仙,而且是仁化革命的希望,是洒向全国的革命火种。3月9日,寨墙被国民党军炸坍40余丈,寨内军民英勇作战,坚守阵地。至12日,终因寡不敌众,乘夜撤出战斗。其后,一部分上山,建立澌溪山游击根据地;一部分汇合第4营进守石塘寨。
  
  阮啸仙领导的仁化暴动,坚持长达10个月,堪称党在土地革命战争中领导的武装暴动坚持时间之“最”。被中共广东省委评价为广东农民暴动史中最伟大的战斗。仁化暴动震撼了粤赣湘。策应了湘南暴动,呼应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先后建立了区、乡苏维埃和县革命委员会,为建设基层革命政权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仁化暴动是党在农村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一次尝试。
  
  1928年6月,阮啸仙以广东团代表身份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阮啸仙三次大会发言:6月26日,提出仁化是北江农民运动的中心;7月2日,要求制定土地政纲,讨论农民土地问题;7月3日,总结游击斗争的实际经验。阮啸仙在大会期间作了“仁化县农民斗争的经验教训”的发言,讲得具体生动,受到大会代表们的重视。前来参加大会的苏联同志也很关注。他们要求阮啸仙在大会闭幕后,抽出一段时间,把仁化农民武装斗争的前后经过,写成一个专题报告,作为大会材料,存入苏共的档案馆保存,以供研究使用。正是这次轰轰烈烈的农运大革命,才被共产国际命名第二个海陆丰,写入了中共六大报告。
  
  从详细的资料中显现,我找到了一个客观真实的人物形象---阮啸仙。可以这样说,安岗的“农运革命”由始至终都和他息息相关。该如何写安岗?是以阮啸仙的革命情怀融入到烽火岁月的安岗?还是突出阮啸仙个人英雄主义入手?
  
  经思考,我认为两者的兼容性尤为重要。只要抓住这个中心,整首词就活了。这是我创作《烽火安岗》的最初动机。
  
  在结构的安排上,我以简单的22式进行,简而言之,就是各两节主副歌的结构。在主歌部分第一节,我采用问询直白的句式,用第三人称的修辞手法,来告诉“我”对红色安岗岁月的一种想得到的认知、包括感召情怀;不然,“我”怎么会有:是什么神奇小村安岗,总让我回忆它的悠长,是什么烽火硝烟安岗,总让我触摸它的沧桑;
  
  在主歌第二节的递进上,我以“岁月”、“历史”的词语回答了第一节的问询,目的是让人自觉感知一段故事的沧桑感,也直接将“农运革命”的残酷过程和它的闪光点“第二个海陆丰”揭开出来,避免了以抒写阮啸仙个人英雄主义的空洞描写:岁月诉说古老的安岗,农运革命燃烧开村庄,历史描述血火的安岗,第二个海陆丰的光芒;
  
  在副歌的第一节第一句上,我直截了当告知整首词的主题“安岗烽火,烽火安岗/我寻找你脚步的方向/安岗风雨,风雨安岗/古寨雕刻你镰刀信仰”以“烽火”、“风雨”来揭示革命斗争的腥风血雨场面,具有一定震撼力效果。因为有悲壮的历史革命,才引出“我”寻找你脚步的方向/“古寨”雕刻你镰刀信仰。这里的“我”是革命的接班人,“古寨”就是成就“农运革命”的安岗,一座革命历史丰碑的代名词。跟着,在第二节副歌的递进上,我再次将它升华,目的是将整首歌词的高潮拉起。以“故事”、“农运”“风浪”、“悲壮”的词语来概括安岗的烽火岁月,也体现了安岗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纵观整首词,没有高大上的东西,也没有一处出现阮啸仙的名字,但又能找到他的影子,使我们可以简单明了为什么“共产国际”会把安岗“农运革命”描述为“第二个海陆丰”的真实影像,这也正是我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四声部合唱歌曲《烽火安岗》总谱展示  
 
获奖证书展示
 

责任编辑:王炯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