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走进眉山首支老兵义警队——“义”心为民 筑牢平安风“警”线

发布时间:2024-07-24 16:24:1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邱毅 通讯员郑顺 杜艳)大暑时节,走进位于仁寿县西南部的龙正镇洪峰社区,路旁的玉米秆比人还高。正值暑假,公路上偶见老年人和小孩子赶集的身影,却鲜少见到年轻人。

这里是仁寿、青神、东坡区三区县交界之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地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较多。

“农村的人际交往较少,文化生活相对单调,也难免出现盗窃、行骗事件。”仁寿县公安局龙正派出所所长杨军表示,2020年撤乡并镇后,原洪峰乡划归到龙正镇,最远的西蝉村到龙正镇有1个小时的车程,基层派出所警力捉襟见肘。

在此背景下,一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义警队应运而生,成为洪峰片区平安建设的最强“后援团”。治安巡逻、纠纷调解、应急救援、反诈宣传……他们默默守护家乡,筑起一道亮丽的平安风“警”线。

军营沥赤胆,义警续荣光。八一建军节前夕,让我们走进眉山首支老兵义警队,一起倾听他们的故事。

“义”呼即应  

老兵共绘乡村风“警”

洪峰场镇“逢双”赶场,乡下人起得早,早上五六点,天还未亮,场镇就热闹起来。

该镇净土村68岁的菜农刘某挑着一担辣椒到集镇上卖,收到两张假钞,一天的辛苦打了“水漂”。

该镇中咀村80多岁的陈某在菜市口的“游医”摊上安了假牙,花了1000多元,结果吃口汤圆,假牙就被粘掉了。

老兵义警队成立之前,这样不大不小的“警情”经常发生,场镇上唯一的辅警——58岁的蒋保安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除逢场天这些行骗伎俩外,偶尔还有外来人员走村串巷推销“古董”“珠宝”等,对留守老人、妇女进行诈骗。

蒋保安曾经是一名高原武警,转业回乡后一直在基层工作,后来成为龙正派出所的一名辅警。在洪峰社区执勤的日子里,他发现这些案件虽然金额不大,但在农村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洪峰片区有那么多退役军人,何不把他们发动起来,成立一支义警队?”2023年6月,蒋保安将成立义警队的想法向当地派出所和镇党委政府报告,得到了一致肯定和支持。他又在退役军人微信群里发出号召,大家一呼即应,纷纷报名。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愿意加入义警队,为家乡的平安和谐贡献力量。”第一个报名的刘进松,是中咀村8组组长,今年51岁。

随后更多老兵踊跃响应:53岁的黄志忠曾荣获部队二等功,一身古铜色皮肤是在西藏当兵12年的见证;42岁的肖丹,在洪峰场镇上开了一家维修电器的门市,平时就是个“热心肠”,是义警队年龄最小的一员……大家的积极和热情超出了蒋保安的预期。

“我们准备2023年8月1日建军节那天正式成立,结果我突发脑梗住院了,耽搁了一些时间。”就这样,直到2023年国庆节前,在仁寿县公安局、仁寿县人武部、仁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老兵义警队正式成立——他们是仁寿县首支老兵义警队,也是全市首支,初期成员16人。

平时,他们是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关键时候,他们是为群众安全“保驾护航”的生力军,主要职责是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巡逻防范、信息采集、矛盾调解、反诈宣传、应急救援、护校安园等工作。

当“公安蓝”遇上“迷彩绿”,洪峰街头多了一道亮丽的风“警”线。

“义”字当头  

群众身边的“安全员”

2024年4月20日,从成都到龙正镇洪峰水库钓鱼的肖旭报警称,其停在水库旁的私家车被路过村民张某家的牛“刮花”了,义警队现场调解;5月23日,醉酒的村民陈某与其老丈人发生纠纷,蒋保安带领义警现场调解……

在老兵义警队的出警记录上,诸如此类“接地气”的案子有50多起,多宗矛盾纠纷被他们就地化解。

“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只要多讲理、多讲法、多用情,就能把矛盾化解于无形。”蒋保安说,因有过当兵的经历,老兵义警队在主持调解群众纠纷时,更容易获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洪峰片区丘陵和山地居多,6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5个村(社区)、46个村民小组,共11000余人。老兵义警队的存在,不仅可以将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更多时候,他们是群众身边的“安全员”。

6月份中考时,洪峰九年制学校70多名考生(基本都是留守娃)要去县城考试。为保障孩子们的安全,义警队队员们上午送考,下午接回来,连续三天往返于洪峰社区和仁寿县城考点之间。

义警队队员黄志忠记忆最深的,是去年冬天帮群众找羊。

去年11月28日晚上8点多,中咀村70多岁的张开华报警称,其养的5只山羊在山里走失。

5只羊好不容易养大了,在冬至前可以卖个好价钱,结果走丢了,老两口心急如焚。义警队队员纷纷出动,在大峰山(小地名)的密林里打起手电筒找羊。

“林深草茂,路都没有,大家深一脚浅一脚的,找到半夜都没找到。”蒋保安说,第二天、第三天,队员们一边在山里寻找,一边发动周边群众,最后终于在深山里找到了走失的羊群。

“义”字当头,“义”无反顾,诸如此类的事件还有很多。自成立以来,老兵义警队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为乡亲们的“鸡毛蒜皮”事忙前忙后。在派出所主防理念的推动下,他们时刻转换角色定位,助力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公安服务新模式。

“义”心为民 

上传下单的“宣传员”

“暑假期间,请看好自家娃娃,不要下河洗澡……”

“不做孤泳者,夏日防溺指南请收好……”

暑假开始,蒋保安每天都要在各村(社区)群里推送各种防溺水宣传。他告诉记者,洪峰片区有花椒溪、洪峰水库、廖白河、粤江河,防溺水压力很大。老兵义警队的成员为此操碎了心,每天沿河巡逻。

今年7月初,义警肖丹在巡逻过程中,遇到一个13岁男孩摔倒在路边。他赶紧上前查看伤情,应急处理,守候在旁,等男孩的家属到来才离开。

“穿上义警这身衣服,就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责任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守护家园,尽己所能发光发热。”义警刘进松每天把地里的活忙完,就会顺道往水库、河边看一看,提醒那些洗衣服的、钓鱼的注意安全。

“群里80%以上的人我们都认识,大家有困难都直接微信上找义警队。”蒋保安的手机微信里,有街道群、商户群、社区群、茶馆群、网格群……每一个“群”都是直达基层的宣传平台,也是紧密联系群众的纽带。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遍布洪峰片区各个角落的义警队队员们正不断通过“跑跑腿、动动嘴”,用“铁脚掌”“千里眼”“顺风耳”参与群防群治。

“从‘单打独斗’到‘齐抓共管’,这支老兵义警队是平安仁寿建设的最强‘后援团’。”仁寿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仁寿公安大力推动警务改革,深化群防群治工作,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其中,龙正派出所率先成立的这支老兵义警队,是不可或缺的基层治理力量,也是仁寿公安不断探索创新“共治警务”的一个典型。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