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边界治理】四川省大竹县石桥铺镇:川渝携手绘就绿色产业蓝图

发布时间:2024-08-10 10:29:1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近年来,在四川省大竹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石桥铺镇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政策机遇,主动与梁平区碧山镇协同谋划产业发展。以党建为引领,助推边界区域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林下种植业稳步增长。

石桥铺镇依托丰富林地资源,按照“适宜、适度、适种、适养”原则,打造“1+N”林下经济产业集群,以赤松茸、红托竹荪等菌类为主,发展林下菌菇种植业;以太子参、黄柏、草珊瑚等中药材为主,发展生态药材种植业;以食用笋为主,结合猕猴桃、火龙果等季节性采摘需求,发展林中采摘业。目前石桥铺镇种植林下赤松茸500亩,林下黄柏1500亩,太子参1000亩。目前我镇已联合碧山镇召开林下种植业合作协商会,整合两地资源,列出在外成功人士名单,积极对接优秀企业家,邀请他们返乡创业反哺家乡,引进如“国牧”“九凯”这类大型农林企业,壮大林下种植业经济。

稻虾产业蓬勃发展。

石桥铺镇党委利用生态资源和产业优势,探索出稻前虾、稻中虾和稻后虾“一稻三虾”种养模式,形成春夏两季捕龙虾、秋季收水稻、冬季育虾苗,一年四季均有收益。该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将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游客在体验田园风光的同时,品尝到地道的生态美食。目前石桥铺镇在绿水村、长青村建成了稻虾基地,面积共计1500亩,预计全年总产量达22.5万公斤,稻虾产值可达1620万元。现石桥铺镇与碧山镇已组织两地养殖大户召开种植稻虾动员大会,宣传稻虾前景、种养方法、政策扶持等内容,鼓励养殖大户投身稻虾共生基地建设,壮大产业集群。

竹产业园初具规模。

川渝地区竹资源丰富,竹产业作为绿色、低碳、可循环的朝阳产业,正成为两地合作的新亮点。石桥铺镇党委积极探索竹产业发展,发挥本土24000亩竹林资源优势,引进四川飨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进驻石桥铺,形成生产、加工竹产业链,目前在石桥铺镇指挥村成立竹荪加工厂1个,年产量达300余吨,产值达200万元,提供就业300余人;工农村建立竹制品加工厂2个,主要生产竹签、竹片等竹制品,提供就业100余人,竹加工产品远销上海、福建、广西等地,其经济影响力辐射永胜镇、碧山镇等毗邻乡镇,带动周边镇村经济发展。两地政府就推动“以竹代塑”政策走深落实,联合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竹材加工、竹浆造纸、竹纤维纺织等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升级。未来两镇将持续深化合作交流,推动竹产业蓬勃发展,不仅能有效保护川渝生态环境,还可以为当地群众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川渝合作,不仅是地理上的相邻相接,更是发展理念上的深度融合。在推进林下经济、稻虾共生基地与竹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两地政府、企业、农户携手并进,共同绘就一幅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未来,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川渝地区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