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基层动态】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米城乡:党建引领谋“粮”方 红色“稻”路米飘香

发布时间:2024-08-15 11:41:5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近年来,米城乡坚持把发展高山生态大米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立足本乡实际,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党建工作与农业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延伸稻米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农业产业能级提质升级,提升农民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党建+服务”夯实产业振兴“新风貌”

突出组织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精心谋划、高位推动,积极开展“插秧节”、“丰收节”等系列活动,吸引周边群众及游客参加,扩大生态农业发展影响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集成服务团队。由米城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组建“帮办团”,建立常态化联系交流机制,为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汇总、解答、落实相关措施福利等,开展生产技术宣传、指导服务等工作,今年来共累计服务685人次。

优化人才配置。持续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积极通过向内筛查、向外回引等方式,培养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对在村青年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台账,重点从致富带头人、回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返乡人才中培养发展党员,进一步改善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将党的触角延伸至农业生产一线。

“党建+带动”拓宽产业发展“新视野”

技术指导增强发展动能。邀请市、区农业种植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一对一”开展技术指导,建立水稻原种基地7606 亩 、良种繁育基地3000 余亩。目前“米城寨”大米亩产达850斤,并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

政企联动聚集发展效能。立足产业定位,以产业链党建打造“链主”企业和“链条”企业共同体,与达川区米城寨农业发展公司签订代加工协议,培育配套服务,实现稻谷标准化生产加工,促进产业层级不断迈升。

“稻渔综合”深挖发展潜能。以水稻种植为中心、渔业养殖为辅,在米城社区打造“稻渔综合”种养区15亩,投入鱼苗350斤,进一步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共生共赢。

“党建+赋能”提升产业发展“源动力”

深挖历史文化底蕴,打好文化特色牌。注册“米城寨”品牌商标,设计具有米城乡特色的外包装和LOGO,将品牌与文化相连相融,以文铸魂,不断提升品牌定位、增强产品软实力。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市场知名度。米城大米作为“巴山食荟”农特产品,到上海、郑州等地参展,米城乡各项活动荣获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四川新闻联播》、《农民日报》宣传报道,利用活动宣传热度持续擦亮“米城寨”大米品牌,为有效提升市场知名度蓄积力量。

做强智慧农业,拓宽产业覆盖面。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和粮油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在贡米现代农业园区主要基地安装了智能传感器,可实时采集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要素,并通过数字化及信息化技术远程监测粮油生长状况和开展病虫害远程诊断,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