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一个以前道路不通,产业没有,几乎一片空白的“空壳村”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黄市镇回龙村,而今变成了柏油路四通八达,产业道组组相连,稻虾、稻鱼、大闸蟹欢呼雀跃,栀子花、藤椒花花果飘香的江南鱼米之村,游人络绎不绝的“世外桃源”。这都是得力于当地选民选好一名人大代表李运平,他就积极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全心全意向上反馈村民的意愿和呼声,为村民谋福利,努力争取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新修通村过境公路,黑化产业道,维修提灌站,引进业主大力发展水产业和花卉园林产业,带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和巨大变化。
【扎根人民 服务村民】
现年49岁的李运平,20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开始担任回龙村主任,2019年出任村支部书记兼主任,2016年被选民选举为区、镇人大代表。自从当上人大代表那一天起,李运平就时刻牢记“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服务宗旨,自觉地扎根基层,全心全意地倾听群众心声,通过设立人大代表工作室,代表接待站,同进村入户等机会,搜集、整理和调研、考察,主动把搜集掌握的民情民意,形成书面材料,向上级党委、人大、政府反映群众呼声。及时把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提供给上级党委政府作为决策参考,将上级的指示和政策及时传达到群众中间,起到了上情下达,传导,疏导,舆情掌控,决策参谋等作用。自觉地践行了人民代表谏言纳策的使命。8年多的人大代表履历中,他都认真履职尽责,广泛开展群众调研,积极发挥人大代表鼓与呼的作用,为让党的乡村振兴政策在当地落地、生根、发芽、开花建言献策,并带领2056名村民亲自参与指挥,奋力改变乡村落后面貌。
【修好产业道引来金凤凰】
深秋之际,踏着蜿蜒曲直的黄市镇至九洪乡的柏油路,步入回龙村境内,三三俩俩的村民在栀子花地和花椒地里劳作,熙熙攘攘的外地游客驱车来到大闸蟹养殖池塘休闲垂钓,尽情享受着这静谧的人间美景。这是近日记者在回龙村见到的情景。然而,十年前的回龙村可不是这样的。
十年前的回龙村,是山高坡陡路难行,同外界连接只有一条机耕道,沟沟凼凼车打滑,道路泥泞,村民祖祖辈辈自给自足,生产生活只能解决温饱。2012年,李运平被民主选举为区、镇人大代表后,他调研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如何解决村民出行困难,产业发展受阻的问题。他将修路作为提案向区、镇党委政府做出如是反映,得到了区交通局、农业农村局的高度重视,为此多次专题立项,累计协调修路资金1000多万元,修通了永安镇连接黄市镇至九洪乡全长10公里,途经回龙村的特色乡村产业道,随后又建言献策争取政府投资150万元,打通了黄市镇红旗村联通回龙村、群英村的乡村通村公路,随后他又以人大代表和村支部书记的身份,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投资修建了全村的通组公路8公里,使得产业道和便民作业道互联互通,四通八达,交通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村民发展的信心更足了,也引起了外地投资者的信心。2019年,经过李运平的推荐,浙江商人杨军相中了回龙村良好的投资前景,一次性投资500万元,租地400亩,发展藤椒种植和大闸蟹休闲垂钓农业。返乡农民工宋光模,在家乡租地100亩,投资100万元,搞起了小龙虾养殖。随即,李运平又鼓励回村青年张同川创业,投资150万元,发展栀子花观赏种植产业。截至2024年,累计引进资金800多万元,流转土地600多亩,全村形成了以藤椒、栀子花、大闸蟹、小龙虾、稻鱼等支柱产业为主的乡村休闲种养业兼顾的产业带,常年解决村民临时性用工需求100余人,固定用工需求20余个,每年增加村民收入240万元。
2023年,随着产业的发展,一些边缘村组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难的问题再一次引起了李运平的注意,他把这一问题形成提案向上反映,很快引起了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新近投资20万元,新建35千瓦提灌站一座,新修灌溉水渠800米,解决了旱片死角400亩的用水问题,村民拍手称快。
通过这一系的努力,2023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2.4万元,村民没有忘记是人大代表李运平多年辛勤工作的结果。
【贫困户家里的“贴心人”】
回龙村6组脱贫户李文泽家里有一位常客,他就是人大代表李运平,李文泽一家至今还记得,是李运平代表无数次地登门,不断地向上级和相关单位努力和争取,帮助他们全家走出了贫困的阴霾,成功地脱了贫。脱贫攻坚开始的时候,李运平四处奔走,不断将李文泽的家庭真实情况向上反映,很快为李文泽全家争取到了政策性低保兜底帮扶。脱贫后,为了巩固李文泽一家的脱贫成果,李运平积极争取安排李文泽进入村公益性岗位,承担起清扫村道的公益性工作,这样,李文泽每月有稳定的收入600元,再加上农闲时候打临工,月收入2000多元,生活过得稳定了。
李运平就是这样,作为一名受村民尊敬的人大代表,他始终坚持根植人民,扎根人民,心系人民,代表人民,深耕人民,服务人民,普通而又实实在在,不仅帮助村民改善了生产生活人居环境,增加了村民收入,而且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保在10万元左右,赢得了村民的赞誉。下一步,他又在筹划与区供销社联合总投50万元,在村上创办起村办供销社而奔波,而忙碌,发挥一名人大代表的作用,继续为村民谋福利,谋幸福。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