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民政2018年工作纪实:九个“新” 温暖宝安
发布时间:2019-02-17 16:39:3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通讯员:邱灿华 卢云芳 报道)2018年,深圳市宝安区民政系统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区委打造“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的目标定位,结合宝安实际,全面深化民政工作改革,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打造“特色民政、品牌民政、文化民政”,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聚力民生兜底保障水平新提升。2018年,宝安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900元提高为1070元,同时大力开展扶贫扶志扶精神活动。局主要领导率队到广东龙川、广西都安、大化等地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10月23日,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的100名困难学生收到深圳市宝安区慈善会爱心企业家亲手递到他们手上的助学资金。这是宝安区慈善会冠名基金项目推出以来,又一个成功实施的项目。
二是拓展社会救助新渠道。2018年,宝安区新增33个社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咨询点,数量达124个,在全市率先实现所有社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咨询点全覆盖;宝安启动“暖城计划”救助项目,全年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061人次,在站服务26391人天次。
三是探索社工专业服务新领域。在社工服务领域,宝安区建立起由政府、项目、企业多方购买的一支1600余人社工服务队伍,全区设置了232个政府购买社工岗位,设立了对口帮扶广东龙川社工站,并着手设立驻广西都安、大化对口帮扶社工站,将社工专业服务覆盖社区治理、社会福利与救助等数十个领域。
四是创新社会事务发展新标准。2018年,区福利中心加强婚姻登记标准化建设,举办12场“婚姻幸福讲堂”专题讲座,调解离婚案件430例,调解成功369例,成功率达85.8%。深化殡葬改革,加大绿色惠民殡葬建设,举办节地生态葬公益活动,提升殡葬公共服务水平。
五是开创军人服务新模式。2018年,宝安区不断加强复退军人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积极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组织,基本建立起区、街道、社区三级复退军人服务体系;全年接待参观人员近1000人次,开展社会化拥军活动30场。
六是加快社区建设治理新步伐。2018年,宝安区创新设立邻里文化室,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并选定在新安街道海旺社区、西乡街道龙腾社区、流塘社区等6个条件比较成熟的社区(小区)进行先行试点。
七是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发展新思路。2018年,宝安打破社会组织管理老模式,实行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发挥区社会组织培育服务中心作用,高质量培育孵化发展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强化社会组织管理,通过执法检查和年检规范社会组织发展。
八是加快孤残儿童养治康教新突破。宝安区在围绕孤残儿童养治康教工作的同时,坚持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宝安区中心医院、匈牙利MORIA引导式教育中心等高校、医院和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疗效和科研水平,为患儿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取得的经验在《实用医学杂志》上发表,引起业内关注。
九是激励党员干部队伍新作为。宝安区民政系统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通过党的十九大代表费英英等一批宝安民政先模人物的示范作用,引领党员干部队伍和基层一线民政工作者“主动作为,依法作为,科学作为,有效作为”。
责任编辑:彭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