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位于四川省资中县银山镇的天府智慧农业生态园里,阳光照进玻璃温室大棚,一个个白色基质袋中,生姜整齐排列,长势喜人。
“基质袋主要原料是进口的脱盐椰糠,能为生姜生长提供绝佳‘温床’。”生态园总经理杨兴福介绍,大棚内生姜的病害传播风险大大降低,生长周期也从原来的一年一茬或两茬,变为现在的一年三茬,“每茬仅需 105天,产量更是传统土壤种植的近三倍。”
在这些大棚里,变化的不光是作物生长周期和产量。工作人员轻点几下手机,一个页面随即弹出,外界和温室内的实时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相关数据一目了然。“这是我们的智能温室管理系统,整个生姜生长过程实现了数字化管理,除了栽种、培土、采收时期需要人工,其他时间7个人就能完成整个园区的管理。”杨兴福说。
据介绍,天府智慧农业生态园2022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第一季试种植黄瓜2万余株,获得约50万元利润;2023年种植西红柿4万余株,利润约300万元。目前,生态园种植的生姜产品质量已达到欧盟标准,并且与法国、荷兰的买家签订了年供应4000吨的订单。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