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四川眉山:正朝着东坡先生所愿的美好家乡阔步前行

发布时间:2024-12-24 16:52:2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12月24日,眉山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建设美丽眉山· 共享生态成果”2024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眉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李智勇通报全市生态环境工作相关情况。中央、省、市级10余家媒体记者参加,眉山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党委书记顾伶俐主持发布会。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这是东坡先生900多年前对家乡眉山寄予的美好诗句。通报结合眉山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向媒体通报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质量取得明显的改善情况。

通报指出,眉山的天更蓝了。近年来,眉山坚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始终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围绕蓝天、碧水、净土,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一仗接着一仗打,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创新“5+4+1”大气污染防治战术(五招:关、搬、升、管、限;四大行动:工业领域整治提升、移动源领域结构调整、面源领域精细管控、重点行业执法帮扶;一个重点区域:高值区整治),全力减少污染物排放。    

今年全市空气质量实现“四改善两提升”:4项空气指标均同比改善;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名第79位,进步了15位;PM2.5全国排名第68位,进步了20位。“眉山蓝”时常出现在朋友圈,200公里外的雪山也能看见。 

眉山的水更清了。全市16个国省考核断面和17条市级河长制河流水质连续三年保持100%达标,岷江、青衣江、黑龙滩等重要水源保持Ⅱ类水质,岷江(青神段)成功入选第二批四川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再现了东坡先生笔下“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美丽画卷。

眉山的地更绿了。眉山创新土壤污染防控“三字诀”(查清全市土壤环境状况,强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督性监测,严格建设用地管理),守好“天府粮仓”土壤基底,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0%以上,绿化覆盖率超40%,处处见绿。全市打造各类生态公园170余个,仅眉州大道一个道路指示牌上就有6个公园标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16平方米,去公园散步休闲更加方便。

“十年栽种百年规”“溪山好处便为家” 这一年,眉山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通报指出,我们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织密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持续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加快推进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报,完成国家“双重县”(洪雅县、丹棱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技术审查。深入推进林长制,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完成营造林11.08万亩。青神县入选2023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眉山全市共设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14个,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充足栖息地。目前,全市共有陆生野生动物479种,大熊猫、羚牛、黑颈鹤等重点保护动物频频“出圈”;共有陆生植物2267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珙桐如白鸽飞翔在瓦屋山;鲈鲤、山溪鲵等一度消失的“水中精灵”重新回到人们视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局面日益彰显。

通报强调,坚持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自动监测数据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专项执法行动16次,查办违法案件58件,有力打击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连续5年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全市连续23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环境污染事件。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这一年,眉山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植入脑海。稳妥推进“双碳”战略,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撑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宣教力度持续加大;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这一年,眉山全面实施绿色低碳生活全民行动,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瓦屋寒堆春后雪” “此心安处是吾乡” 新时代的眉山,正在努力建成东坡先生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