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情怀

非遗传承中的“迷彩担当”:四川省达州市“达川老兵”志愿服务队助力石桥烧火龙民俗活动

发布时间:2025-02-12 18:13:4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2月10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古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烧火龙非遗民俗文化活动。这场传承千年的非遗盛典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涌现出一支特殊的参与者群体——退役军人。他们的身影活跃在活动筹备、安全保障、文明劝导一线,成为守护传统文化的新力量,为活动注入红色基因与时代活力。

安全值守履责任

今年石桥镇烧火龙活动吸引数万名游客,夜幕下的石桥镇人山人海、铁花飞溅、烟花绚烂。为确保活动安全,当地政府、区人武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组建了一支100余名退役军人的“达川老兵”志愿服务队。他们身着统一服装,在列宁街、达巴路、红星广场等核心区域负责秩序维护、人流疏导及应急处理。

退役军人赵小松表示:“我们分班轮岗,重点防范烟花燃放引发的安全隐患,同时协助消防、公安部门快速响应突发情况。”据悉,活动前退役军人还接受了专业消防培训,并参与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零事故”目标。

筹备一线显担当

在活动筹备阶段,退役军人志愿者积极参与场地布置、设备搬运及后勤保障工作。烧火龙的制作过程繁琐而精细,他们协助非遗传承人潘广恒搬运竹篾、麻布等扎龙材料,并在列宁公园、景观大道等区域悬挂千余组彩灯,营造节日氛围。

此外,部分退役军人在红星广场开展非遗文化宣讲,向游客介绍石桥镇烧火龙的历史渊源。曾服役8年的退役军人覃泽兵说:“通过讲解‘点睛’‘请水’‘烧龙’等环节的寓意,我们让更多人理解了这项非遗背后的精神内涵。”

退役军人唐健凭借部队锻炼出的良好身体素质,积极加入烧火龙队伍,成为一名舞龙队员,为传承千年非遗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温情劝导暖人心

面对部分游客近距离燃放烟花、拥挤拍照等行为,退役军人志愿者化身“文明劝导员”,全力开展安全引导。他们手持扩音器,在巡游路线沿途设置提示牌,并发放安全宣传单,呼吁观众保持安全距离。

活动期间,退役军人叶科平,曾经是一名武警战士。在这次烧火龙活动中,他主动承担起了最危险的任务——在舞龙队伍周围进行安保工作。舞龙时,烟花和鞭炮不断向舞龙者和周围的人群喷射,稍有不慎就会被烫伤,但叶科平毫不畏惧,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密切关注着现场的情况。他说:“虽然我已经退役了,但军人的职责和使命永远在我心中。能够为家乡的传统文化活动保驾护航,我感到无比自豪。”

当炽热的铁花照亮夜空,当五条火龙腾跃于古镇街巷,退役军人们的身影与千年火龙交相辉映。从火龙腾飞的烟花之下到幕后无声的坚守,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退志”的誓言,从保家卫国到传承文化、守护平安,军人的担当永不褪色。他们不仅为非遗文化保驾护航,更让传统民俗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芒。(郭远乐)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