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

“小余警官”带来一堂穿越时空的“警”彩安全课

发布时间:2025-02-26 10:52:3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老师,我分得清!这个糖果包装的其实是摇头丸!”金釜小学三年级学生王梓涵高举着仿真毒品模型,稚嫩的声音激起一片欢快的惊叹。2月24日清晨,洪雅县余坪镇金釜小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代课老师”——刚入警两年的余坪派出所民警余宇昕,正在用装满“宝藏”的蓝色帆布袋,给孩子们派发新学期的第一份安全“大礼包”。

藏在帆布袋里的“魔法”

余宇昕的帆布袋像个百宝箱,掏出来的物件让后排踮脚张望的孩子们眼睛发亮:印着反诈顺口溜的卡通贴纸、会发光的网络安全徽章、做成棒棒糖模样的禁毒教具。这些道具背后是三个月的精心准备——他翻烂了派出所历年警情记录本,把“游戏皮肤免费领”这类新型网络诈骗话术编成情景剧;走访镇里老人收集方言俗语,把“天上不会掉馅饼”写进反诈童谣;甚至托同学从云南禁毒一线寄来最新毒品伪装样本。

课堂在“真假班主任”的反诈小剧场中开场。当扮演骗子的余宇昕用夸张的语调说出“我是王老师,速交398元资料费”时,台下立刻炸开了锅

“要视频验证!”

“我妈妈存了老师的电话!”

六年级的张小胖更是现场演绎“反杀”:“叔叔你这个号码显示境外,我要打110啦!”童言童语惹得旁听的老师们笑出了眼泪。

穿越时空的双向奔赴

“二十年前我也坐在这样的课椅上。”望着台下晃动的“红领巾”们,余宇昕想起2005年那个春日的下午。当时在小学读书的他,正是被一位来校宣讲的女警点燃了警察梦。

如今站在讲台上的他,特意把当年女警送的《少年与法》绘本扫描成电子版,当大屏幕上出现泛黄的书页时,孩子们自发地跟着朗读起扉页的寄语。

在“安全卫士大闯关”环节,关于校园欺凌的讨论让课堂忽然安静。“如果有人给你取难听的外号怎么办?”余宇昕蹲在过道里轻声问。沉默中,扎羊角辫的小女孩突然举手:“我会画个盾牌挡住坏话,然后告诉余警官!”这句话让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校长发现几个常调皮捣蛋的男孩,此刻正把刚得到的“安全小卫士”徽章攥得紧紧的。

种在春天的希望

下课铃响起时,孩子们围住“小余老师”不肯散去。五年级的“科技迷”周子轩捧着网络安全手册追问AI诈骗细节,双胞胎姐妹花则追着要“会发光的警徽贴纸”。

看着本子上歪歪扭扭的“长大要当警察”的留言,余宇昕想起警校毕业时教官说的话:“守护童真的眼睛,就是在守护未来的星光。”

夕阳把操场染成金色时,余宇昕帆布袋里多了些特别的“回礼”:学生手绘的“超级警察”画像、写着拼音的感谢卡,还有块被体温焐热的水果糖。

不知不觉间,安全教育的种子悄悄地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近年来,洪雅县公安局牢固树立“校园安全无小事”理念,凝聚多方力量,在深化“联动守护”“法治守护”上下足功夫,纵深推进“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我们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桥梁纽带作用,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实现了‘公安民警+法治副校长’的双重履职,用法治力量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余坪派出所教导员陈哲祺如是说。

下一步,洪雅县公安局将持续念好校园“安全经”,统筹各方力量进行多视角展示、多层面推广,扩大活动知晓率和覆盖面,致力打造一批社会影响力大、形式多样的平安校园行活动品牌,让法治教育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邱毅)

 

责任编辑:盛学友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