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生龙
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最高人民法院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最高人民法院收案34898件,结案32539件,同比分别增长65.5%、82.2%。全国各级法院收案4601.8万件,结案4541.9万件。
在报告中,张军从五个方面回顾了2024年工作:一是以严格公正司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二是以严格公正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三是以严格公正司法保障民生福祉;四是以抓改革促管理强队伍保障严格公正司法;五是自觉接受监督。
张军在报告中表示,2025年,人民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最高政治原则,不断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提供有力司法服务。稳中求进,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职尽责;守正创新,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严管厚爱,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法院铁军。坚定信心、干字当头,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更高水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最高人民检察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409.96万件,其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办理8980件。
在报告中,应勇对2024年工作进行回顾:一是强化检察履职,促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二是发挥检察职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做实检察为民,保障民生福祉;四是加强检察监督,维护执法司法公正;五是自觉接受监督,确保检察权依法公正高效廉洁行使;六是加强自身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检察队伍。
应勇在报告中指出,2025年,全国检察机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融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实检察为民,着力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全面深化检察改革,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列席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全国政协委员、民革重庆市委会副主委李生龙接受了中国报道《诵读中国》栏目副主编盛学友专访。
中国报道《诵读中国》栏目副主编盛学友:李委员,听取“两高”报告后,您有何感受?您一直在法院系统工作,您认为张军院长所作最高法院工作报告,有哪些特点?
李生龙委员:认真聆听了张军院长、应勇检察长作的“两高”工作报告,报告通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客观全面、亮点纷呈。
对于最高法院工作报告,总体感受2024年全国法院工作,可提炼出五个特点:一是从政治上看、从法治办立场鲜明;二是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坚定有力;三是以案释法、以案促治持续抓实;四是司法体制改革巩固深化;五是锻造新时代法院铁军深入推进。这是一份兼具政治高度、法治精神和为民情怀的好报告。我完全赞成!
中国报道《诵读中国》栏目副主编盛学友: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中,有无提到重庆法院的工作?
李生龙委员: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最高人民法院带领全国法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切实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实际行动中,取得了许多令人欣喜和有辨识度的好成绩。
在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中,不乏特色鲜明的“重庆元素”,比如,最高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提及“重庆高院推动出台地方法规、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更加规范”“指导重庆等法院建立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司法协作机制”“重庆法院涉中欧班列案”“重庆等地专设环境资源法庭”等6项工作,在“指导有关法院建成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解纷平台”“完善域外法查明机制,为企业‘出海’提供法律指引和风险提示”“保障‘保交楼’‘保交房’项目资金闭环使用”“帮助657家企业走出困境”“对无法挽救和不具重整价值的‘僵尸企业’,依法及时出清”“近4万名法治副校长切实担起守护责任”等多处体现了重庆法院工作,令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中国报道《诵读中国》栏目副主编盛学友:您对法院的工作,有哪些建议?
李生龙委员:对全国法院工作,我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加强法院人才队伍建设。在履职过程中,我了解到部分法院面临招不到人才、留不住骨干的问题,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涉外、知产、金融、环资、破产等专业领域审判人才短缺。建议在党委领导下,加强有关部门协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法治人才成长搭建平台。
二是加快建好用好全国法院统一办案办公系统。同时,建议全国法院统一办案办公系统建设过程中,还要尽可能考虑为公安、检察、司法等相关单位预留连接渠道,打通数据壁垒。
三是久久为功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完善失信惩戒等机制,及时为主动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松绑”,对恶意拖欠、抗拒执行的依法严惩,此外,交叉执行于民有利,建议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更好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
四是持续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推进出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法》,助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区分案由建立矛盾纠纷梯次过滤机制,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体化智治平台,建立人民调解各项工作经费动态增长机制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成效考核、褒奖问责机制,切实构建上下联动、协同共治、智能治理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承前启后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党中央不久前专门就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对法院工作寄予厚望。审判工作责任重大,也一定能实现更大作为。
希望最高人民法院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履职、公正司法,坚定信心、苦干实干,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盛学友)
相关链接:
中国报道网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国务院新闻办、中央直属对外宣传机构中国外文局主管、中央数字化转型十家示范单位之一的《中国报道》杂志社的唯一官方网站。媒体使命:“对外宣传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诵读中国】是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诞生的栏目,旨在宣传和鼓励人们以诵读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歌颂美好生活,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
中国报道是与共和国同岁的国家级媒体,在主管局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辛勤工作在国际传播一线的中国外文局全体干部职工,向关心支持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外国专家和友人,致以诚挚问候。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70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全面宣介中国发展变化,积极促进中外友好交流,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希望中国外文局以建局70周年为新的起点,把握时代大势,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更好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更好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读懂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盛学友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