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眉山车城中学的教室里,黑板上的粉笔痕迹日复一日地更迭,而他的身影却始终如一。18年前,他初登讲台,青涩却满怀热忱;18年后,鬓角微白的他依然站在三尺讲台前,眼神中仍跳跃着当年那束炽热的光。从“勇哥”到“老徐”,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他“以生为本,启智润心”的教育初心。
徐勇,四川省眉山车城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荣获东坡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东坡区教师赛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眉山市教师技能比赛一等奖、四川省校长协会大单元大概念教学设计一等奖、四川省作业设计二等奖等荣誉。
课堂上创新:让物理从“公式迷宫”变为“思维乐园”
“如果物理课堂只剩下公式推导,那便是教育的失败。”这是徐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看来,物理不仅是高考科目,更是一把打开科学世界的钥匙。为此,他用了整整18年时间,将“生活化物理”理念打磨成一套独特的教学体系。
在讲授“牛顿定律”时,徐勇的课堂从不局限于课本。他让学生用智能手机的传感器实时测量加速度,将抽象的公式转化为跳动的数据曲线。在讲解“动量守恒”时,他带着学生用乒乓球和弹簧设计碰撞实验,课堂瞬间变成小型科研现场。同学们都表示,原来物理定律就藏在生活里。就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方式,让晦涩的理论化作具象的体验,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悄然建立起科学思维。
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能力,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他独创“三阶问题链”教学法:基础薄弱的学生从生活现象入手建立概念,中等生通过实验推导规律,尖子生则以开放性课题深化思维。所带班级物理高考平均分位居全校前列。
班主任角色:青春路上的“摆渡人”与“点灯者”
18年班主任生涯,6届毕业班,1000多个日夜的朝夕相伴,徐勇始终将自己定义为“与学生并肩前行的同行者”。同时始终践行“五心”教育法——爱心、耐心、细心、恒心和同理心。
“劳动是第一课,感恩是终身课。”每届新生入学,徐勇都会带着学生打扫教室,在汗水中体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母亲节前,他让学生计算“父母为你洗过多少次衣服”,用数据触动心灵;高考百日誓师时,他悄悄收集家长的手写信,在班会上含泪朗读。高考前夕,徐勇总会做一件“小事”——在每个学生的准考证背面,用钢笔工整誊写公式“E=mc2”,并附言:“你的能量,超乎想象!”毕业后,学生都会回信:“您教会我们的不仅是解题,更是解人生的题。”
教育者温度:理性与温情的双重奏
在学生眼里,徐勇是“既严格又温暖的矛盾体”。他会在实验失败时陪学生反复推敲至深夜,也会因学生懈怠而严厉批评;他手把手教学生解题,更引导他们“解人生的题”。
2022届毕业生张同学回忆:“徐老师的课像侦探破案,我们总能在探索中找到答案。”同校老师则感慨:“他能把最枯燥的知识点,变成学生终身受益的思维工具。”家长们则点赞:“徐老师让子女爱上了物理,更学会了坚持,这份影响远超分数,是真正的教育!”
傍晚六点,夕阳透过教室窗户洒在讲台上,徐勇仍在为明天的新课调试实验器材。走廊里传来学生嬉闹的余音,黑板上未擦尽的公式与窗外初春的新芽交相辉映。
18年,6500多个日夜,徐勇始终相信: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教师的幸福,不在于桃李满天下的虚名,而在于某个瞬间,看见学生眼里迸发出理解世界的光芒。正如他经常说的那句话:教师最大的成就是学生眼里的光。这,便是教育最美的模样。(邱毅)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