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3月3日电(记者卢宥伊)“景市镇牛家庙村法律顾问鲁杨睛较长时间未到村开展帮扶工作”,“花红乡双河庙村4组村民对危房改造政策知晓度低”,“石板镇责任到人、逐户走访,脱贫攻坚工作群众满意度提升明显”……近日,达州市达川区纪委一份作风督查通报在全区引起强烈反响。该通报正反典型同列,30余个单位(个人)一一被点名道姓,督查范围之深广、通报问题之细小,前所未有,打响了新年作风建设“第一枪”。
“2019年是我区的‘作风建设深化年’。新年伊始,我们即开启‘全天候、全覆盖监督’模式,目的就是严纪律收心、树榜样鼓劲,以作风攻坚助推脱贫攻坚。”达川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吴胜鸿说。
据悉,为确保“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取得实效,达川区聚焦党员干部作风领域存在的系列“顽疾”,全域联动,精准排查,精准处置,精准整改,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力促全区形成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竞相跨越的新风正气。据区纪委监委介绍,达川区的主要做法是:
精准排查“号脉”。
推行“主要领导包片、分管领导包乡、一般干部包村”工作机制,区委办、区政府办充分发挥书记、区长信箱、热线的渠道作用,认真归纳、梳理2018年以来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推行“社干部周访、村干部月访、乡干部季访”工作机制,区委组织部将“民情大走访”活动定为2月份“党员活动日”主题,全区党员干部结合“民情户户通”活动和脱贫攻坚精准帮扶,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解民难、化民忧。依托“互联网+”载体,区委宣传部利用“走近达川”官方微博微信和广播电视台开设专版,全天候听民声、汇民智。区统计局成立5个调查小组,采取分系统、分行业和随机抽样调查等方式,深入乡镇(街道)、企业、社区,开展社情民意大调查、意见建议大收集。
精准处置“具方”。
区纪委牵头汇总各方信息,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分为立即处置、限期处置、政策限制三类,建立民情登记、汇总分流、督办问责三本台账,凡是能立即处置的事项,即责成相关乡镇(街道)、区级部门边访边做、立说立改;一时无法解决的,制定办法和措施,限期解决,并做好回访工作;对不符合政策条件的,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做到“问题建账、责任分账、处理销账”。春节收假第二天,即召开“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动员部署大会,聚焦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持续深化不够、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力等8个专项29个问题,按动员部署、查摆整改、总结评估三个阶段,把整改贯穿始终,即知即行、即查即改,进一步巩固正风肃纪成果,构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环境,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如期交账。
精准整改“治疗”。
以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为切入口,开展党员干部聚赌敛财专项治理,及时下发通知,再亮纪律红线,严禁党员干部参赌敛财,并与区公安分局开展联合监督检查14次。开展党员干部利用土特产谋取私利专项治理,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梳理出本地土特产名单并动态更新,协调财政、税务、商务等部门开展联合监督检查19次。开展“三公”经费管理使用专项治理。2019年春节前后,区纪委监委联动相关部门,紧盯“舌尖浪费”、“车轮腐败”等易发“节日病”,开展暗访督查17次。开展“新衙门作风”问题“百日整治”行动。春节假期刚过,区纪委、区委组织部联动,累计督查乡镇(部门)115次,发现干部“走读”、在岗不在状态等问题23个,整改23个,通报曝光12人次。
“作风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将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用实干和汗水造福全区人民。”达州市委常委、达川区委书记许国斌说。
中国报道.社会纵横 ( 郭远乐 周慧力)
责任编辑:周慧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