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的文旅品牌在巴山蜀水间激荡,这八个字远非浮华宣传语,而是四川向世界捧出的灵魂名片。锦绣与安逸,恰似苏东坡笔下的“锦水春风公占却”,既蕴山河之壮美,亦含生活之温情。
“锦绣”二字,是山河织就的壮丽诗篇。它既承蜀锦蜀绣千年丝路遗韵,亦喻川西彩林之绚烂、九寨之水色空灵。从三星堆青铜神树的神秘辉光,到青城山翠色如墨的层峦叠嶂,从金沙太阳金箔的永恒闪耀,到国道318线上雪山草甸的磅礴画卷——四川以大地为锦,以历史为梭,经纬交织出“造化钟神秀”的天地华章。这“锦绣”非静止的风景,而是人与自然在千载对话中共同织就的鲜活文化图腾。
“安逸”一词,则是四川人生活的哲学真谛。它非慵懒懈怠,而是历经风雨后沉淀的豁达从容,是沸水冲腾下盖碗茶香里的气定神闲。正如东坡所言“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份“安逸”源于对生活本真的热爱与从容接纳。成都巷陌的茶香袅袅,川西高原上牧歌悠扬,市井喧嚣中的龙门阵谈笑风生——皆在无声诠释着“安逸”的真味:它是根植于沃土的文化基因,是四川人乐天达观的精神密码。
欲使“锦绣”与“安逸”的品牌真正名扬天下,需以匠心将抽象意境化为可感、可触、可居的体验。世界级文旅地标如九寨沟、峨眉山,当不止于视觉奇观,更需融入“安逸”的文化温度:让游客在三星堆的神秘光影中感知古蜀智慧,在都江堰的千年涛声里体悟天人和谐。当“巴适”茶馆的龙门阵融入国际语言,当非遗蜀绣技艺成为互动课堂,“安逸”便超越了地域符号,升华为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生活方式。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千年前杜甫的疑问,今日四川正以“锦绣”为卷,“安逸”为墨作答。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唯有以文化为魂,将品牌深植于产品肌理与服务细节,让游客在蜀山锦水中获得心灵的栖息与共鸣——锦绣织就的天地方能无限宽广,心安之处便是永恒的吾乡。(史桂子)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