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时节,正值水稻制种抽穗扬花关键期。连日来,眉山市彭山区的各水稻制种基地里,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为水稻制种开展“赶花”授粉作业。
7月14日正午时分,走进谢家街道悦园村的水稻制种基地,一望无际的稻田里,父本稻穗挺拔,母本稻花绽放,微风拂过,淡黄色的花粉随风飘散。工人们手持长竹竿,在田垄间来回走动,用力拨动稻穗,帮助花粉均匀传播。“赶花的最佳时间是上午11点到12点,这时候花粉集中怒放,授粉效果最好。”一名“赶花人”一边熟练地挥动竹竿,一边向记者介绍,赶粉每日需进行4次,让父本花粉散落在母本柱头上,让母本授精结实。
另一边,当地农业技术人员正在观察制种水稻的穗子、种植密度,并拔除花粉异常的杂株,记录制种水稻纯度情况。现在春季制种地块正值扬花期,多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进行授粉指导工作,努力提高种子质量。
据悉,彭山区是四川省重要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近年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制种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今年全区制种水稻面积1400亩。“我们统一提供亲本种子和技术指导,并签订保底收购合同,让制种农户安心搞生产。”彭山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负责人介绍。在科学田管和气候适宜的有利条件下,今年全区制种水稻长势良好,目前均已进入赶花期。
在公义镇欣荣村,在农技推广站的技术支持下,种植户们还采用了无人机辅助授粉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授粉效率。“人工赶花配合无人机作业,花粉传播更均匀,结实率能提升10%左右。”当地种粮大户赵友良蹲在田埂边,仔细查看稻穗生长情况。望着盛花的稻穗,他信心满满:“按现在的长势,亩均收入能超过4000元,比普通水稻增收近一倍。”
据悉,彭山区的水稻制种赶花期一般为一周左右,随着赶花工作接近尾声,这些制种水稻将陆续进入灌浆期。不久后,金色的丰收画卷,将在这片沃野上徐徐展开。(马诗雨)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