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渠县人民法院着眼审判法庭“一次建设,多庭使用”“绿色审判”,深度融合人工智能、音视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于2025年4月下旬建成集智能庭审、互联网开庭、远程提讯、诉讼材料电子收转归档、多方协同于一体的现代化审判法庭,开启智慧审判新篇章。
一庭多用,集约资源破时空壁垒
融合法庭突破传统物理限制,实现资源高度集约与智能化管理。通过智能庭审、云端互联、多方协同等方式,辅助法官高效办案,减轻事务性负担,提升审判工作质效。无缝整合互联网庭审、远程提讯功能,有效打破时空障碍,当事人、诉讼代理人通过互联网参加庭审322件次,为法官、当事人、律师等诉讼参与方构建高效协同平台,有效保障当事人诉讼权益,降低诉讼成本。
云端解纷,指尖诉讼享司法便捷
深度践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理念,移动诉讼“掌上办”,云端服务“零距离”。融合法庭依托微信开放平台及小程序,移动互联,打通线上线下流程,集成网上开庭、调解、作证、信访等功能,多元服务,为庭审参与人提供一站式、安全高效的线上司法体验。网上开庭审理217次、庭前调解100次、询问质证5次,实现了证人云端出庭作证、信访人与法官云端见面,“指尖诉讼”成为现实,融合法庭“战绩可查”。
绿色办案,全链电子提质增效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办案理念,新建成的智慧办案系统将纸质依赖降至最低,实现了案件诉前、立案、送达、审判的材料提交、送达、签名、质证、归档全过程电子化、无纸化、便利化。建成两个月以来,案卷纸质材料下降至15%以下,显著降低纸质使用量,案件平均在院时间缩短6.99天,全链条电子办案赋能司法质效充分释放。
“一庭”变“多庭”、正义“上云端”、办案“绿”起来,融合法庭的建成不仅是硬件上的升级换代,更是审判模式的全方位革新。全链条数字化、全流程高效化、全方位便民化,未来,渠县法院将持续深化科技应用,优化服务流程,让智慧司法的成果更广更深地触达到每一位群众。(郭远乐)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