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殷墟瑰宝——礼器中的秩序与信仰”文物特展开幕活动在成都市双流区广都博物馆开展,百件承载着殷商文明密码的珍贵文物亮相。
本次特展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活动持续到11月,将通过主题展区划分、多媒体互动装置、图文解说等多种形式,生动阐释商代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天文历法、手工业发展等丰富内涵,让沉睡千年的文物“活”起来。
本次特展最受期待的当属后母戊鼎(曾称司母戊鼎)。1939年,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是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因鼎内铸有铭文“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王”,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来川的后母戊鼎是上世纪70年代在原鼎基础上1∶1翻模复制的,虽然是复制品,但其后为了保护文物再无此等精致的复制件。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