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柳江“村咖” 就业帮扶引雁归 方寸摊位育新岗

发布时间:2025-08-20 09:38:1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面端起百姓生活饭碗,一面关乎经济社会大局。柳江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精准锁定失业领金人员群体,线上线下双轨并行。通过详实的数据筛查与温暖的入户走访,系统掌握失业人员关键信息,构建精准帮扶台账。在此基础上,推出“1131”暖心服务包(1次政策解读、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见习),为个性化、靶向性就业帮扶筑牢根基。

游子归乡铸梦,乡情点燃“新火”

摸排过程中,红星村的鲜佳宏牵动了工作人员的心。这位曾翱翔蓝天的国航空乘,拥有三年飞行经验,还尝试过咖啡馆创业与瑜伽教学。然而,一年半的失业期让她成为重点帮扶对象。5月8日,一通来自家乡的关怀电话响起。柳江镇就业工作人员不仅耐心细致地讲解了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在得知她目前在成都后,更关切地询问她是否有返乡发展的意愿。电话那头,深藏的乡愁瞬间被点燃,鲜佳宏激动地表达了渴望回归故里、返乡就业创业的心愿。

5月26日,得知鲜佳宏返乡后,工作人员立即上门,精准推荐了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政策。交流中,鲜佳宏袒露了继续深耕咖啡行业的梦想,却也坦言曾因创业受挫而心有顾虑。工作人员结合柳江古镇旅游发展和新兴“村咖”业态,建议她依托家乡特色资源,初期以灵活就业形式,摆摊试点规模可控的“村咖”。这个既契合心意又稳妥的方案,让鲜佳宏倍感振奋。在政策春风与自身努力下,筹备工作迅速启动。更令她感动的是家人的鼎力支持:昔日的咖啡设备重新启用,父亲更是倾注心血,亲手为她打造了一张厚重而温润的咖啡操作台。

咖香融创乡韵,方寸匠心“共生”

6月18日,晨光熹微中,一张操作台、一把遮阳伞,鲜佳宏的“村咖”小摊在柳江古镇景区内悄然开张。工作人员热心相助,与她一同构思出“玉屏春韵”“柳江雪落”“榕影摇曳”“重力坝澜”等富有诗意的特色饮品和充满新中式韵味的小景。这方寸天地很快成为游客驻足流连的亮点,和网红打卡地。开业月余,顾客络绎不绝,鲜佳宏欣喜地发现,自己不仅重拾了“咖啡师”的身份,更在不经意间成了推介家乡文旅的“义务宣传大使”。

一次,来自成都的王先生一家品尝了她推荐的手冲咖啡后,兴致勃勃地询问周边游玩建议:“姑娘,柳江还有哪些好去处?”鲜佳宏眼中顿时焕发光彩,那份对家乡的热爱溢于言表:“曾家园沿河二楼的‘美人靠’,是饱览江景的绝佳之地;石墩桥和圆木桥,随手一拍都是大片;夜晚的柳江灯火,别有韵味;再往上走,光明寺也很值得一游……”细致介绍后,还不忘叮嘱安全事项。王先生深受触动:“没想到喝杯咖啡,还能收获这么贴心的旅游指南!小姑娘介绍起家乡来情真意切,那份热爱和细致,比许多导游都生动!”

沃土滋养振兴,杯盏盛满“新程”

“是政府帮我铺就了在家门口实现梦想的路。”鲜佳宏由衷感慨。这方小小的“村咖”,不仅让她成功实现了灵活就业——旺季月收入可达六千余元,更让她找到了个人价值的归属。“我希望这杯盏之间,能让每一位游客沉浸式感受柳江的风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那份悠然自得的生活气息。”她深情地说,“如果能吸引更多人认识、走进并爱上我的家乡,让这个咖啡摊成为一扇传递柳江名片的窗口,那这份工作的意义,远胜过多卖几杯咖啡。”柳江政府的精准对接与个性化扶持,如同及时春雨,滋养着她这棵返乡的“幼苗”,助她在故乡的沃土上深深扎根,奋力生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芬芳与光华。

鲜佳宏与“村咖”的故事,是柳江就业帮扶工作一个温暖的注脚,却远非终点。它生动诠释了政策暖流解冻失业冰河,乡愁星火点亮创业征途。柳江镇以“1131”暖心服务包为针,以精准数据与入户温情为线,一针一线织就的不仅是个体就业的保障网,更是人才回归、反哺桑梓的希望之网。柳江镇将持续深耕这片希望的沃土,让更多“鲜佳宏”在家门口扎根、绽放,共同谱写乡村蝶变、人民幸福的崭新篇章。(李红姗)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