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晚8时,由中国报道《诵读中国》栏目精心策划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朗诵会”在多个平台同步直播,圆满落幕。这场历时两个半小时的云端声音盛宴,以恢宏的气势、精湛的艺术呈现和深厚的情感力量,吸引了海内外诵友及观众的强烈关注,直播现场互动热烈,赞誉刷屏,被广泛誉为栏目自2024年元旦开播以来艺术质量最高、演出效果最佳、组织最为成功的活动之一。
高瞻远瞩,精心策划层层选拔
总策划郝俊杰很早就为本场朗诵会定下基调,提出明确思路与要求,并持续关注筹备进展。编导组立足“抗战”主题,通过多场线上直播活动,一方面进行节目预热,另一方面更是以此作为选拔优秀诵友的平台。活动注重向《诵读中国》的老诵友及《中国报道》的国内外忠实读者群体进行宣传,形成了良好的参与氛围。艺术顾问团队,特别是中宣部学习强国播音朗诵专家、栏目艺术顾问北国(实名:王建林)不时亲临直播间,为参赛者鼓劲指导。编导组坚持“能力为上,一视同仁”的原则,每日均有艺术指导值班,对线上线下新老诵友的作品进行实时点评与筛选,最终遴选出一批实力较强的诵友参与演出,从源头上奠定了晚会的质量基础。
名家新秀交相辉映,艺术呈现震撼人心
朗诵会在一曲激昂的钢琴协奏《保卫黄河》中拉开帷幕,瞬间将观众带入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全国十大朗诵艺术家、栏目艺术指导杨建老师演绎的《黄河大合唱》主题词,以其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的声音,再现了黄河的咆哮与民族的怒吼,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震撼,为晚会迎来了第一个高潮。
由栏目主播与新成立的上海直播室主持人“依依”联袂主持,成为晚会一大亮点。二人风格亦庄亦谐,配合默契,沉稳大气与青春激情相得益彰,有效把控了晚会节奏,衔接流畅,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中国报道《诵读中国》上海领读人、上海交通广播电台主持人天韵与来自河北的展演嘉宾依纯合诵的《红高粱》,深情讴歌了北方大地不屈的脊梁。随后,天韵又一展歌喉,演唱同名歌曲,博得满堂喝彩。在这热烈的氛围中,艺术顾问北国老师压轴登场,其演绎的《纪念碑》深沉厚重,极富艺术感染力,将整场晚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克服困难精益求精,跨国合作彰显情怀
尽管暑期诵友社会活动繁多,但所有参与者都将本次朗诵会置于首位,克服种种困难,反复甄选作品、打磨技巧。栏目艺术指导王玉梅与展演嘉宾“士兵突击”为完美呈现合诵作品《不朽的军魂》,多次进行跨省视频连线,精心排练,其敬业精神令人不忘。
创新是本次晚会的又一亮点。展演嘉宾、来自中国酒城四川泸州的王桥自编自导自演了情景剧《拥抱》,并与新加坡的Lisa、北京的诗垚携手,实现了跨国合作,克服了协调、排练等多重困难,作品情感真挚,创意新颖。
海外团队的积极参与构成了晚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加拿大多伦多朗诵团队(成员:冯导、庄民、今子、麦克、竹韵)实力雄厚,他们克服时差困难,高效组织集体排练,精彩演绎了《英雄母亲邓玉芬》,其专业水准和奉献精神赢得了广泛赞誉。其他海外华英朗诵艺术团也纷纷组团参演,形成了四海同心、共诵和平的感人氛围。
组织有序互动热烈,获得圆满成功
整场晚会于晚八点准时开始,十点半准时落下帷幕,时间把控精准,流程紧凑有序。这得益于栏目组提前发布的详尽通知和主持人的有效引导。直播过程中,主持人注重与粉丝互动,评论区“铭记历史”、“致敬英雄”、“和平万岁”等留言持续刷屏,无数虚拟鲜花与掌声铺满荧屏,形成了热烈而庄严的线上纪念氛围。晚会结束时,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纷纷在粉丝群中表达祝贺与不舍。
有诵友评价道:“这一次的朗诵会活动,是我们历届活动最好的一次!主持串词干练,节目紧凑,有效减少了审美疲劳。节目质量较前有很大提高,层层选拔保证了水准,诵者们认真排练,每一个节目都有看点。现场粉丝情绪高涨,互动热烈,直播间充满了激情、友爱向上的良好氛围。”
此次朗诵会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用声音的力量穿越时空,连接中外,深刻诠释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展现了《诵读中国》栏目强大的凝聚力、创新力和艺术追求,为中国报道的融媒体实践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天韵 岳东 雪琼)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