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公安局黑龙滩派出所地处风景秀丽的黑龙滩景区,尽管空气清新,山水如画,但全所干警整日却无暇享受“近水楼台”福利,除了维护一方平安,还肩负着黑龙滩饮用水源保护,“双重身份”的叠加,磨砺出“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人民警察的担当。
近年来,黑龙滩年均流动人口达50余万人,当地3296家安置户集中四海社区,企业、游客、拆迁户、租住户等五大人群交织。面对独特的复杂性,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治安防范水平,黑龙滩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打造集“服务+治理”为一体的四海联勤警务站,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全力打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眉山样板。
四海社区是黑龙滩派出所辖区内最大的社区,实有人口占全镇的87%、管辖单位占全镇的81%、接处警占全镇的83%。“三个80%”的实际情况,加之流动人口呈井喷式增长,警情高发、矛盾纠纷多,这里一度成为治安洼地。
黑龙滩派出所距四海社区十多公里,蜿蜒曲折的环湖路出趟警开车要40分钟……8月29日,秋雨淅沥,黑龙滩派出所所长王非带领笔者驱车实地丈量过去的“处警路”。
不光处警远,群众到派出所办事也不方便。小小的黑龙滩派出所,14名民警,24名辅警,既要守护好500多万人的“水缸子”,还要维护好180平方公里辖区稳定平安。
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8月29日,笔者在四海社区看到,这个小小的联勤警务站,就像“生长”在群众家门口的小型派出所,融合了应急处置、巡逻防控、接处警、咨询服务、调解纠纷等业务。
“现在有点小事情,走几步路就能解决,我们更方便了,安全感也更足了。”社区居民张大哥在警务站附近做小生意,对警务站带来的改变,他感触颇深。
“现在从报警到处警,5分钟之内警察可抵达现场,大大提升了效率。”王非表示,不仅如此,以警务站为依托,黑龙滩派出所充分发挥社区民辅警、警务助理“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重点围绕欠薪讨薪、家庭邻里、婚姻感情、土地纠纷,采取入户走访、面对面交流、组建微信群等方式,全面排查化解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实现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2024年以来,黑龙滩派出所辖区内矛盾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42.25%,排查矛盾纠纷120件,成功调解率达90%以上。四海联勤警务站,不仅是一座警务阵地,更成为凝聚人心、传递温情的“家”。
黑龙滩派出所在基层治理矛盾化解中,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因为名字中带有“安平”二字,贴心的民警刘安平自发承担起指尖上的贴心服务,一张小小的“安平二维码”,成了群众手机里的“掌上警务室”。不管是身份证办理、诈骗防范,还是紧急求助,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随时随地得到派出所的帮助。
23.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85座岛屿、310公里湖岸线,120亩农田灌溉、500多万人饮用水供给……这一组数据,黑龙滩派出所每一位民辅警都牢记在心。以水库派出所为中心点,以水库周边7个村保水队、水库管理处为面,联合环保、水务、渔政等部门对非法捕捞、非法排污等涉水涉环境违法行为,开展不定时巡查检查,持续强化集中违法整治和联合联动震慑,全力确保全市饮用水源地安全,共同织就守护黑龙滩青山绿水的防护网。
2100余名常年与水打交道的渔民、钓友自发组成钓友义警队,摇着自家的小船、背着钓鱼竿,成了黑龙滩的“生态哨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黑龙滩的水清景美的背后,是黑龙滩派出所一代又一代民警,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守一湖碧水、护一方平安。从水库建设时期的“大坝派出所”一路走来,黑龙滩派出所将“十万人肩挑背扛”的集体记忆升华为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从老一代民警划木桨巡湖,到村民、钓友、骑友、网友全员成为护水“岗哨”,无论是劈山引水,还是守水护水,群众路线一直都是黑龙滩派出所最厚重的底气。他们把“众志成城”的基因融入新时代治理毛细血管,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黑龙滩的绿水青山间历久弥新。(杜艳 邱毅)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