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彭山区谢家街道:全方位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发布时间:2025-09-12 09:16:2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针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党员去向难掌握、教育实效难提升、作用发挥难到位等问题,彭山区谢家街道立足实际,从建强沟通联系、加强引导教育、增强作用发挥三大板块发力,推动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全覆盖建立管理体系,确保“流而有向”。打破固定阵地局限,打造覆盖全域的党员“落脚点”,构建多层次、信息化的管理体系。精准设点布局。除街道、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外,面向产业工人,依托工友驿站、城乡融合服务中心、石化小区等设置“流动党员服务站”6个,辅助做好流入流出党员信息登记,定期报街道汇总梳理,确保掌握第一手信息,累计提供政策讲解、就业咨询等活动18场,服务党员230人次。摸清流出底数。由村(社区)“两委”干部、二级支部书记组成“排查小分队”,建立流党员信息摸底台账,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定期更新流出党员居住地、工作地等信息变化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做好流入管理。通过“就近纳入1个党支部、加入1个联系群、配备1名联络员”“三个一”措施,建立流入党员信息台账,做好流入党员管理,目前街道流入党员30余名,均已纳入党支部管理。今年以来,共组织流入党员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防汛减灾、安全隐患排查等志愿服务80余次,参与“村晚”、戏曲下乡村、端午节包粽子等文化活动17次,帮助党员从“流入”到“融入”。

全过程加强思想教育,确保“流而有学”。通过自主学与集中学相结合,推动流动党员全面提升理论素养。“红色学堂”固本强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制度,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流入党员参与党支部组织生活,强化思想引领,筑牢作风建设根基。针对新就业群体等流动党员,选派30余名村干部“一对一”“一对多”结对,每月送学,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云端课堂”灵活助学。利用共产党员网、省委组织部“每月送”、不老彭山等互联网平台,搭建线上学习矩阵,精准推送“学习资源包”280余次,组织线上交流研讨56次,回收党员学习教育“一卡通”170余册,确保流动党员“时时在学、处处可学”。“乡情讲堂”补课蓄能。用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等力量,利用节假日返乡契机,组织动员100余名返乡流动党员开展“叙乡情 谋发展”返乡座谈会8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家乡发展变化等。同时,开设17场“流动党员微党课”,由优秀流动党员分享流入地先进典型经验,实现共促共进。

上门走访流动党员

全方位搭建作用平台,确保“流而有为”。充分发挥流动党员见多识广、思维开阔、信息畅通等优势,让流动党员变“流动资源”。搭建“智汇乡梓”平台,通过电话咨询、线上讨论、邮件征集等方式,鼓励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截至目前,已累计收到关于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宝贵建议50余条,纳入街道发展规划31条,已推进实施25条,有效激活“远方智囊团”潜能。搭建“返乡创业”平台,聚焦猕猴桃、泽泻等特色农业发展,打造产业一体化平台,为流动党员提供返乡创业咨询、项目孵化等服务,激发回乡创业热情,同时摸排出一批优秀流动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库跟踪培养,回引19名流动党员到村服务群众。搭建“为民服务”平台,组建流动党员暖心服务队,每月收集群众需求,引导流入党员主动认领服务项目,深度参与事项代办、政策宣讲、助农抢收、技术帮扶等多样化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暖心惠民服务40余次,真正将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展现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王雷凤)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