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真像钻进罐头里面去了一样,又热又闷人!” 结束一场在40℃高温、灰尘飞扬的密闭仓库里,持续3个多小时,与1525辆共享电动车的“硬核”较量,四川省渠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不停擦着汗。
本案中,某合金铸业公司与某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科技公司”)因租赁合同发生纠纷,民事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既不履行支付租金的义务,也不腾退停放在厂房内的成品或半成品共享电动车。进行执行程序后,法院多次通知某科技公司负责人,但他要么拒接电话,要么声称“在外地出差”,十分不配合。
执行经过
执行团队经过摸排发现,由于涉案共享电动车存放于人员流动频繁的工业园区某仓库,而双方当事人对存放于该仓库内的共享电动车数量和规格统计始终不一致,存在财产转移或损毁的重大风险。执行团队果断决定现场清点,并联系经开区管委会、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组成第三方见证团队,启动“强制清点+阳光处置”模式。

整个厂房仅有一个大门,没有窗户,通风极差,弥漫着尘封已久的闷热空气。目光所及,密密麻麻的共享电动车堆满了每个角落。数最里面的车辆时,干警们必须踩着共享电动车的坐垫和摇晃的车龙头艰难前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车上厚重的灰尘和着浸湿的汗水沾满警服裤脚,一名干警甚至在清点过程中因脚下不稳而摔下车去。
“必须逐辆清点,既要查数量,更要核规格!”执行法官现场部署道。干警们采取“交叉复核”机制清点数量,由不同人员对同一区域进行两次核查。核验组手持执法记录仪,逐车核对车架号与电机编码,与申请人、被执行人提供的清单逐一对比;记录组则对照交接清单,详细登记每辆车的编号、外观状态、功能检测结果,同步拍摄照片存档,杜绝任何疏漏。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仓库内温度持续攀升至接近40℃,干警们的警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于身,额头的汗珠不断滴落,但清点的节奏丝毫未缓。

“第1049 辆,规格符合;第 1328辆,没有电池……” 经过3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1525辆共享电动车全部清点完毕,申请执行人与第三方见证人员当场在《标的物清点确认书》上签字确认。 “全程公开透明,每一步操作都有记录、有见证,真正做到让双方都人心服口服。”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表示。 “以前总觉得执行只是法院的事,今天在现场看了才知道,申请人提供准确线索、法院依法强制推进、第三方全程监督,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要。” 现场第三方见证人员感慨道。
暮色渐浓,执行车辆驶离工业园区,车窗外的路灯次第亮起。此次行动是是达州法院系统“百日攻坚 秋季风暴”执行专项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聚焦小标的额涉民生案件,重点攻坚财产处置等关键领域,以雷霆之势全力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这场3个多小时的“数车攻坚战”不仅推动争议实质解决,更以规范、阳光的执行过程,展现了司法为民的力度与温度。(郭亮 孙少卿)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